浙江大学视觉形象识别系统从2015年7月开始着手设计,2017年5月11日才正式完成,历时两年。浙江大学已经通过VI基础核心元素方案,包括校标、校名及与院级单位组合使用规范,校旗,辅助图形,字体等,明确和规范了学校主要标志的样式和使用方法。


校标解读 校标是学校的重要标志符号, 也是学校视觉识别系统的核心设计要素。作为学校使用频率最高的视觉符号, 凡与浙江大学有关的一切视觉设计都需要以此为核心规范拓展。

标准彩色校标

中英文名称组合色彩稿 中英文校名组合与校标同样具有专属性和认知性。中英文标准字在设计上与校标相互协调,相辅相成,在造型结构与视觉上形成统一感。

校标与校名的标准组合形式 为了适应不同场合和载体环境,特规定了校标与标准字的组合形式,以确保学校视觉形象传达的清晰、完整和统一。


校旗 校旗是学校的重要形象标识,制作时务必按此设计规范进行,不得对规格、字体、颜色及排版组合方式做任何改动。





校标与二级单位标准组合 标志与二级单位标准组合是一个平衡的整体,使用中不得改变其形状、结构和比例。一致连贯地使用品牌标志有助于保持品牌的统一性,使品牌更容易识别。

标准色彩规范 标准色是构成学校精神及品牌文化的重要因素,通过视觉传达产生强烈印象,达到色彩在视觉传达中的识别作用。

求是蓝:蓝色令人联想到海洋、天空、宇宙等,表现出广阔、宽厚、包容的气质;同时,具有现代科技感,代表着智慧。与海纳江河、启真厚德的浙大精神相契合。 主辅助色彩规范

创新红:来源于中国红,提炼自浙江大学各校区建筑主色调,取红色所蕴含的积极进取、求新向上之义,与开物前民、树我邦国的浙大精神相契合。 辅助图形 辅助图形是辅助校标形象和学校理念进行视觉上的传达,在实际应用中能起到丰富视觉效果,统一视觉形象的双重作用。

▲通过传统篆刻形式表现“求是创新”校训,结合求是书院窗纹及博古架形式,演化成四方连续纹。




▲校园文化建设标志:标志以浙江大学校标为核心,呈盾牌外形,镶以牡丹花和祥云图纹,寓意浙江大学文化校园建设根植于中华传统文化,立足于浙大精神文化内核,融汇现代化和国际化气息,寄予师生对校园文化欣欣向荣发展的良好祝愿和希望。

▲浙江大学玉泉校区正大门两侧于百年校庆时,雕刻“求是创新”4个大字,由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曾成钢与浙大教师共同设计创作。四个字取形自甲骨文或金文。


▲求是书院旧址位于杭州市大学路。现仅存原普慈寺大殿, 单檐歇山顶,翼角起翘。“求是书院”匾额由书法家张令杭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题写。 学校专用中文印刷字体 设计、印刷、喷绘各类宣传资料是传播学校形象的重要途径之一,规范统一的专用印刷字体并连续使用,对形象传播有着积极作用。以下列出几类印刷字体,标题用字体庄重、粗壮、醒目;内文用字体明晰、识别性强。其使用过程应按照以下规范执行,不可使用与行业特征相冲突的字体。


名片


信封

笔记本

书籍装帧示意

文件夹封套样式

邀请函封套样式

书签

屏风

杯垫

长椅上文化标志铭牌


道旗

醒示装饰带


导视系统




预告.明天周五晚上大大君的新一期“小黄漫”要来了,莫要错过了哦~ “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百年之计,莫如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