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歌曲写作基础(十三)——部分少数民族民歌特点(完结篇)

我国少数民族众多,其民歌也各有特点。还是按从北到南的地理位置说起。

一、朝鲜族

    朝鲜族主要聚居在东北三省,以我的家乡吉林省的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为最多。
1、最常见的调式是徵调式,宫调式、羽调式也很多,商调式和角调式极少。
例1《道拉基》是一首五声徵调式民歌。
    歌曲写作基础(十三)——部分少数民族民歌特点(完结篇) 
例2《阿里郎》是一首五声宫调式民歌。
    歌曲写作基础(十三)——部分少数民族民歌特点(完结篇)
例3《日落西山》是一首五声羽调式民歌。
    歌曲写作基础(十三)——部分少数民族民歌特点(完结篇)
2、从以上例子中可以看到,朝鲜族民歌基本采用五声音阶,个别的还是四声音阶。民歌中没有见到运用偏音。

3、旋律中常用同音进行,一种是小节中的前两个音是同音进行,而且常常是前短后长,如:
例4《道拉基》中的片段
    歌曲写作基础(十三)——部分少数民族民歌特点(完结篇) 
另一种是小节中第一个音之后的音是同音进行,第一个音常是后面音的下方邻音。像下例这些形式是常见的:
例5
       歌曲写作基础(十三)——部分少数民族民歌特点(完结篇)
4、重复性上行级进。基本由两个相邻的音上行级进,然后再重复,重复的时值不等,大多是先长后短:
例6《阿里郎》中的重复性上行级进
    歌曲写作基础(十三)——部分少数民族民歌特点(完结篇) 
5、乐句结尾常有装饰性的的小甩腔,大多在对应乐句的上句结尾处。如:
例7《道拉基》中的乐句甩腔
    歌曲写作基础(十三)——部分少数民族民歌特点(完结篇)
6、双倚音装饰。常常发生在同音进行的后一个长音前,在级进中也有运用。双倚音一种是由本身音和本身音上方的小三度构成,一种是其它形式的双倚音。如例3《日落西山》中的双倚音。

7、环绕式级进旋法。像下面这样的旋律进行是常用的:
例8)
       歌曲写作基础(十三)——部分少数民族民歌特点(完结篇)
8、乐句大多方整,节拍以三拍子为多见,3/4、6/8、9/8、12/8的节拍常用。旋律发展中常常运用重复手法,使结构对称、平衡。

二、蒙古族


1、蒙古族民歌最有代表性的是五声羽调式,宫调式也较多,商调式和徵调式极少。旋律中偶尔出现偏音时作为临时性的色彩音。
例9《嘎达梅林》是一首五声羽调式歌曲。
    歌曲写作基础(十三)——部分少数民族民歌特点(完结篇)
例10《牧歌》是一首带变宫的六声宫调式民歌。
    歌曲写作基础(十三)——部分少数民族民歌特点(完结篇)
2、局部的旋律线常常表现出“拱形”的形态特点,即两头低,中间高。如下例这些进行是常用的旋法,当然,实际运用时会有更复杂的形态:
例11
       歌曲写作基础(十三)——部分少数民族民歌特点(完结篇) 
从这些“拱形”旋法可以看出四度以上的跳进是常用的,音程跳进越大,越能表现出蒙古风味。旋律常重用大跳,下行大跳多一些,大六度和纯八度的跳进最为常用。比如:
例12
       歌曲写作基础(十三)——部分少数民族民歌特点(完结篇) 
3、常用甩音装饰旋律,这种情况好像在模仿放牧的鞭子甩出去后有个响亮而短暂的叭声。长音后的三度甩音是常用的,常和衬腔结合在一起,并且总是呈上行趋势。如
例13

歌曲写作基础(十三)——部分少数民族民歌特点(完结篇) 
4、旋律中羽音6占有统治地位,旋律基本围绕羽音进行,上下句落在不同八度羽音上的情况很多,另外,旋律中除了羽音,强调的是属音角3,很少突出下属音商音2。这种情况对宫调式等其它调式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也就是说,在其它调式中,旋律也常常强调羽音。

5、节奏大多为方整、强拍起。最具蒙古族特色的是运用复句形式较多,即常用两个乐句合并成一个大乐句,增强了乐句的抒情性。关于复句形式,前面的帖子中讲过。

三、新疆民歌


    新疆地区靠近西亚和欧洲,所以其音调受欧洲音乐体系影响较大,但也有自身的特点。我们平时熟悉的新疆风格的歌曲,大多是新疆维吾尔族和哈萨克族民歌风味。这两个民族因为同在新疆,所以民歌风格很相近,相对来说,哈萨克族民歌更奔放、热烈些。
    新疆地区民歌中,五种调式都有,大调式、小调式(也可以称为宫、羽调式)最常用。角调式相对少些,只在喀什民歌中最常见,电影插曲《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就是一首角调式歌曲,具有塔吉克族民歌特点。
例14维吾尔族民歌《你送我一支玫瑰花》是一首和声小调民歌
    歌曲写作基础(十三)——部分少数民族民歌特点(完结篇)
    歌曲写作基础(十三)——部分少数民族民歌特点(完结篇) 
例16哈萨克族民歌《玛依拉》是一首大调式民歌
    歌曲写作基础(十三)——部分少数民族民歌特点(完结篇)
例17哈萨克族民歌《手挽手》是一首徵调式民歌'
    歌曲写作基础(十三)——部分少数民族民歌特点(完结篇)
    旋律进行总的特点是以环绕、起伏的级进(包括大、小二度)为主。同音反复也很常见。

    音阶使用上的最大特点是七声音阶占有统治地位,偏音不仅使用清角4和变宫7,也常常使用升4和升5,呈现出和声小调和旋律小调的特点。还时常运用其它的变化音。4和7在旋律中得到重用,不仅经常出现,而且在强拍等重要位置上得以强调。与偏音结合的三度音程也是常用的,如5¬-7、7-5、4-6、6-4、2-4、4-2等。

    乐句形态较其他民族民歌要复杂的多,弱起和强拍后半拍起有较多的运用,维吾尔族民歌大多为2/4拍子,哈萨克族民歌二拍子和三拍子交替出现很常见。节奏上的重复和某一音型多次反复的情况很多,切分节奏的使用增强了歌曲的舞蹈性。

四、藏族


    最常见的是羽调式,宫调式也很多,商调式较少,很难见到徵调式和角调式。
例18《北京金山上》是一首羽调式民歌
    歌曲写作基础(十三)——部分少数民族民歌特点(完结篇)
例19《北京有个金太阳》是一首宫调式民歌'
    歌曲写作基础(十三)——部分少数民族民歌特点(完结篇) .
    藏族民歌大多为五声音阶,表面上看,藏族与蒙古族的民歌很相似,尤其是羽调式歌曲,但仔细分析,藏族民歌旋律以级进为多,大跳较少,另外,蒙古族民歌旋律中,主要强调主音6和下属音3,而藏族民歌旋律中,除了主音6和属音3,下属音2占的比重也很大。

    藏族民歌中的顺连手法(前面帖子中有过介绍)很有特点,就是后面旋律的旋法重复了前面旋律的手法,有的是原型顺连,如
例20
       歌曲写作基础(十三)——部分少数民族民歌特点(完结篇) 
但更多的是变化的顺连,如:
例21
       歌曲写作基础(十三)——部分少数民族民歌特点(完结篇)
    乐句句末常用下方的大二度或小三度的邻音做垫音处理,虽然乐谱中没有记录,但实际演唱效果是有垫音处理的,如
例22
       歌曲写作基础(十三)——部分少数民族民歌特点(完结篇)
    不管什么调式,都可以用同音反复作为终止式。如例18《北京金山上》5 p' o( ~# ~' v* V
    节奏大多自然规整,长度大多方整,也有扩充型的不方整乐句。结构上大多为两句型乐段,四句型乐段大多为不规整的带有起承转合性质的结构。

五、苗族


    苗族民歌徵调式和羽调式居多。
例23《飞歌》是一首徵调式民歌:
    歌曲写作基础(十三)——部分少数民族民歌特点(完结篇)
例24《栀子开花白又白》是一首羽调式民歌:
    歌曲写作基础(十三)——部分少数民族民歌特点(完结篇) 
    苗族民歌用音极其简约,基本上是三音列旋法,徵调式的旋律基本采用下属和弦的1 3 5三音列的分解进行,如例24《飞歌》的旋律。羽调式重用主和弦6 1 3 三个音,但旋法大多分段进行,有些乐句突出6 1之间的进行,有些乐句突出6 3之间的进行,如例24《栀子开花白又白》
    民歌中常常采用降3和降7两个音,这不是调式内的音,而是临时性的色彩音,这两个音的使用使旋律产生了鲜明的地方特色。降3的使用一般是由1音引入再回到1音上;降7一般也是由1音引入进行上行的小七度大跳。

    抒情慢速的民歌节奏较自由,变拍子和自由延长音运用较多。活泼较快的民歌节奏较规整。旋律多采用重复和再现手法,使苗族民歌素材简练、特点鲜明。

 

 

后记

    连滚带爬地终于完成了这个系列帖子,但愿对初学者能够有所帮助。大家不要因为我写了这个系列帖子就认为我的水平有多高,有多专业,我和曲网的很多曲作者一样,就是一个业余的作曲爱好者,只不过多看了点有关歌曲写作的书而已,

    关于这个系列帖子的内容,正如我在第一个帖子中写的那样,本系列绝大部分内容是转自杨瑞庆老师的著作,由于时间关系,有些内容没有详细些,只是选了一些重点。但这些最基础的、最简单的、最实用的知识如果能充分消化理解与运用,相信对歌曲旋律写作还是有很大帮助的。在此再一次感谢杨瑞庆老师!
    我不是知识的总结者,我只是知识的搬运工。(柴欣)
http://www.zuoqu.net/forum.php?mod=viewthread&tid=638767&extra=page%3D1
 


      征集活动咨询微信:zhengjicom; 设计交流QQ群:46372307; 文案交流QQ群:677747123


声明:
1、一征集网所有征集信息均来自网络,征集信息仅供参考;建议投稿者在投稿之前主动联系征集活动主办方,以确定真实性和有效性,然后再参与!避免自己作品被盗用。
2、一征集网不代表任何征集活动主办单位,所有投稿作品不得提交给本站,由此造成的任何损失或纠纷与本站无关。
3、一征集网所有创作作品、征集信息均为本站收集整理,仅供学习和研究。若有侵犯你的权利,请联系我们,本站将立即改正。若有任何不妥,请及时联系Email:303126138@qq.com。
4、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一征集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一征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抄袭侵权/违法违规行为,请发邮件至 Email:303126138@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歌曲写作基础(十二)——部分地区民歌特点3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