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春节主题摄影大赛】征稿启事

  春节,作为中华民族最为隆重且极具凝聚力的传统佳节,承载着数千年的文明积淀,是维系家庭情感、凝聚民族精神的文化纽带,寄托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以“天人合一”“和合共生”的古老智慧成为中华文化的独特标识与世界文明多样性的有力见证。2006年,“春节”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23年,春节被确定为联合国假日;2024年,“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标志着这一活态文化遗产获得国际认可,为向世界展示中国精神与文化力量搭建了重要平台。
  为系统记录春节文化在当代的活态传承,深刻诠释全球化浪潮中“年味儿”的跨文化表达,借助影像这一世界性视觉语言,全方位展示春节兼具自然属性、家庭情怀与世界意义的多维度文明特质,中国民俗摄影协会倾力打造本次大赛,并将于2026年春节期间重磅推出大型主题摄影展。
  活动将以镜头为笔、以光影为墨,定格春节文化的万千气象,捕捉中国及世界各地春节活动场景中人与自然的共生之道、人与人的温情联结、人与家庭的情感凝聚以及人与社会的和谐互动,深度挖掘春节文化所承载的中国文化核心价值,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国际传播与创新发展。
  1
  大赛名称
  春节主题摄影大赛
  2
  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
  中国民俗摄影协会
  媒体支持
  《人民摄影》报新媒体官网
  3
  征稿内容
  本次大赛聚焦春节全周期的一切场景与文化表达,覆盖从新年元旦到二月二龙抬头的完整春节时序,地域上延伸至全球范围内的春节庆祝活动。作品应突出表现春节是大自然的节日、家庭的节日、世界的节日,具体征稿主题如下:
  (一)迎春:万物萌新盼年
  年味渐浓,心意向暖。征集:城市与乡村中逐渐浓厚的年味氛围下,人们从日常状态向“迎新年”心态过渡的场景,如春节前的筹备、集市购置年货的热闹,商铺挂灯笼、贴福字的装饰过程等,展现“辞旧迎新”的忙碌与期待;冬末自然的萌动迹象,如向阳处消融的残雪、枝头含苞的腊梅等,以细微变化呼应“迎春”的时节氛围;人们脸上期盼新年的喜悦神情、家人的幸福笑意或邻里间互道祝福的亲切模样等。
  (二)腊八:开启年味序章
  腊八粥香,年味初萌。征集:各地熬制腊八粥、腌制腊肉的生动场景,全面展现不同地域在食材搭配上的丰富多样性与独特魅力;寺庙施粥的慈善盛景以及家庭自制腊八粥的温馨画面,深度挖掘并体现腊八节祈求丰收、吉祥的美好传统寓意,彰显中华民族乐善好施、重视家庭的文化优良传统。
  (三)小年:祭灶迎新序曲
  小年祭灶,盼福归来。征集:祭灶仪式的全过程,包括精心准备和摆放祭品、虔诚焚香祭拜祈祷等环节,展现民间对灶王爷的敬畏与祈福之心;剪纸绘制灶王爷像的传统技艺过程与场景,体现民间艺术的精湛与独特魅力;家庭清扫房屋、张贴春联的忙碌场景,反映人们对新年的美好憧憬、家庭和睦与积极准备。
  (四)回家:返乡归心似箭
  千里归途,情系家园。征集:车站、机场、码头、客运站等交通枢纽人潮涌动的返乡画面,捕捉人们急切回家的神态与心情;不同交通方式下的返乡场景,如自驾途中的风景、火车上的温馨互动等;家人迎接返乡亲人的感人瞬间,展现亲情的温暖与团圆的期盼。
  (五)除夕:团圆守岁盛宴
  除夕团圆,共度良宵。征集:年夜饭的丰盛餐桌,展示各地特色美食的独特风味与丰富多样,北方的饺子,南方的年糕……体现中华民族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家人围坐在一起吃年夜饭、看春晚的温馨画面,展现家庭团聚的温暖与亲情的力量;守岁时烟花绽放、鞭炮齐鸣、灯火辉煌的美丽夜景,展现浪漫喜庆的氛围;祭祖仪式庄重的场景,摆放的祭品、上香的过程以及人们虔诚的神情,体现中华民族尊祖敬宗的传统美德。
  (六)立春:新春伊始生机
  立春迎新,生机勃发。征集:立春时节咬春(吃春饼、春卷等)、踏青等传统习俗,如制作春饼和春卷的过程、品尝时的满足表情,在郊外踏青的欢乐场景,放风筝、赏花等,展现人们对新春的热爱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大自然在立春时节的细微变化,体现大自然的生机与活力;农民开始春耕备耕的习俗和场景,如打春(鞭春牛),在田间地头忙碌的身影,翻耕土地、播种希望,展现中华民族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
  (七)元宵节:花灯璀璨狂欢
  元宵灯会,欢乐盛宴。征集:各地元宵节花灯传统制作技艺与展示场景,造型各异、色彩斑斓的花灯,体现民间艺术的创造力与想象力;各地元宵节特色美食的制作过程,如元宵、汤圆、年糕、枣糕等,以及人们品美食的幸福场景;舞龙舞狮、踩高跷、扭秧歌等传统社火表演场景,展现中华民族的豪迈气概与团结精神;人们逛庙会、闹元宵、赏花灯、猜灯谜、吃汤圆的欢乐热闹场景,体现元宵节的喜庆与团圆氛围。
  (八)二月二:龙抬头祈丰收
  龙跃二月,春福齐至。征集:二月二剃龙头(理发)、吃龙食(如煎饼、龙须面、春饼、馄饨等)等传统习俗场景,如理发店的热闹景象、理发后的焕然一新,以及制作和品尝各种美食的幸福时刻,体现人们对新一年的美好期许与祝福;农民开始春耕,举行祭祀仪式,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场景,反映中华民族对农业生产的重视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展示与龙相关的事象,如龙的雕塑、绘画等,体现龙文化在中华民族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九)同庆:世界人民过大年
  环球共庆,年味传扬。征集:海外华人华侨举办的春节庆典活动,如舞龙舞狮、新春游行、庙会等;外国友人参与中国春节活动的欢乐场景,展现春节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世界各地融合当地特色的春节庆祝形式,体现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的交流互鉴。
  4
  核心亮点
  1.权威展示平台:获奖及入选作品将入选中国民俗摄影协会春节主题展,通过全国性媒体广泛传播,助力作者斩获荣誉,更为弘扬传统文化贡献力量。
  2.国际交流机会:依托协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合作伙伴的资源优势,获奖及入选作品将获得全球范围内的展示与交流。
  3.专业影响力提升:协会战略合作伙伴《人民摄影》报将为部分获奖及入选作品提供公众号推送发表及报纸版面刊登机会,助力作者提升行业知名度。
  4.进入专家评委行列:获奖作者有机会入选协会“专家库”“评委库”,获颁证书并受邀参与高端文化活动及赛事评选。
  5.入会优先与名衔晋升权益:非会员获奖/入选作者可享受入会直通车待遇,经评审符合条件后,优先办理入会手续;会员作者的获奖经历将记入档案,为会员名衔晋升累积业绩。
  5
  征稿时间
  2025年11月8日至13日
  展期将近,仅开设6天投稿窗口期,请抓紧投稿!
  6
  征稿类别
  (一)摄影类
  基于真实的春节事象,突出文化内涵与视觉美感,使作品更有艺术性。鼓励挖掘特色场景,以独特视觉、创新手法表现真正有中华民族人文特点的春节事象,而非司空见惯的舞龙舞狮等同质化常规表演拍摄。作品形式可为单幅或组照(6-12幅/组),每位作者限投30件(组照按1件计)。
  (二)视频类
  短视频需主题明确、剪辑精良。拍摄设备不限,横屏或竖屏皆可,时长1-10分钟,分辨率不低于1080p,格式为mp4/avi/mov,无角标水印。视频拍摄内容及主要素材须为投稿者原创,其他辅助素材(包括但不限于引用的视频、图片、文字、音乐以及使用的字体、标识和其他所有辅助素材)均须获得正式授权或已购买有效使用权。每位作者限投5件。
  注:两类作品皆谢绝AI生成内容。[!--empirenews.page--]
  7
  奖项设置
  (一)金奖作品(1件,含摄影类与视频类作品)
  颁发获奖证书与奖杯,每件作品获得奖金人民币伍仟元整(¥5000.00元,含税)。
  (二)银奖作品(2件,含摄影类与视频类作品)
  颁发获奖证书与奖杯,每件作品获得奖金人民币叁仟元整(¥3000.00元,含税)。
  (三)铜奖作品(3件,含摄影类与视频类作品)
  颁发获奖证书与奖杯,每件作品获得奖金人民币壹仟元整(¥1000.00元,含税)。
  (四)入选作品(100-160件,含摄影类与视频类作品,按投稿品质确定入选数量)
  颁发电子获奖证书,每件作品获赠1年期《人民摄影》报1份,或中国民俗摄影协会专属摄影背心(马甲)1件(可二选一)。
  8
  投稿要求
  1.不限拍摄器材、创作时间及色彩模式,作品地域可覆盖国内外。
  2.新年元旦至二月二期间,所有以春节为主题的活动、场景及特色春节筹备活动相关摄影作品,均可投稿。
  3.投稿作品须内容健康,符合国家法律法规,无暴力色情及有违公序良俗等内容,不违背各民族习性和禁忌。投稿作品的内容必须是真实存在、而非虚构杜撰的春节活动。
  4.投稿者对其投稿作品拥有完整、独立、明确、无争议的著作权,同时作品所涉及的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等法律责任由投稿者自负,举办方不承担投稿者因侵权行为造成的所有法律、经济责任与后果。
  5.投稿作品只接受电子文件,摄影类作品为JPEG格式,长边不低于5000像素的文件。待确定作品入围后再通知调取原始/原大文件,不能提供者视作放弃作品获奖机会。视频类作品直接递交原大文件。
  9
  投稿方式
  投稿时需建压缩文件包,命名格式:春节主题摄影大赛+作者真实姓名+联系电话。包内分设“摄影类作品”“视频类作品”文件夹,作品文件命名需包含:作品标题、作者姓名、联系电话、拍摄时间、地域、民族、事象(或场景)名称。组照作品需标注序号。
  作品发送至大赛指定邮箱,不能按规范要求投稿者将视作无效文件。
  投稿邮箱:zgmssyxh@qq.com
  投稿咨询:010-62252175
  10
  特别声明
  1.本届大赛不收取参赛费用,所有投稿作品电子文件不予退还。举办方有权使用部分投稿作品用于评选前后的相关宣传。大赛所有获奖及入选作品,著作权属于作者所有,举办方有权使用作品于相关宣传及各类推广展示活动中(包括但不限于出版书籍/画册/杂志、线上线下展览、影视节目、电子作品集、网络与各种媒体传播等)重复使用,且可能进行必要的编辑与修改,不再另付稿酬和通知作者。
  2.所有获奖作者所获奖金税款,主办方将按照相关法规代扣代缴,最终发放金额为税后金额。
  3.若发现获奖或入选作品存在违背本征稿启事相关要求,弄虚作假、内容有违公序良俗或相关法律法规等问题,主办方可随时取消其资格,已发放的证书、奖杯及奖金须由作者退回。若因作品问题给大赛造成损害或不良社会影响,相关法律责任及赔偿责任均由投稿者承担。
  4.凡投稿参赛,即视为投稿者已详细阅读、充分理解并愿意接受和遵守本征稿启事全部规则与要求。在国家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主办方对本次大赛的各项事项及未尽细节拥有最终解释权。
  春节主题摄影大赛组委会
  2025年11月8日
  中国民俗摄影协会简介
  中国民俗摄影协会(英文简称CFPA)成立于1993年,是由开国上将张爱萍创建并任首任会长、民政部注册登记、文化和旅游部行业管理、中央社会工作部党建直管的全国性社会组织。凭借行业影响力与突出社会贡献,协会多次荣获文旅部“优秀社会组织”、民政部“全国先进社会组织”等国家级荣誉称号。协会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合作伙伴,教科文组织前副总干事汉斯·道维勒博士现任协会总顾问。
  协会现有会员7万余人,是目前中国注册会员人数最多的摄影协会。协会始终以“发掘、记录、传播祖国的文化遗产”为宗旨,深耕民俗摄影领域:一方面,协会多年来携手各级政府、文化机构及企事业单位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合作项目,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传承;同时,积极参与世界多元文化的广泛交流与传播工作,其中由协会创办并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合作的国际民俗摄影“人类贡献奖”年赛(HPA)至今已举办十届,在国内外具有广泛的影响力与知名度。二十余年来,该赛事已汇聚全世界165个国家和地区的2万多名摄影师参与,积累了41万余幅涵盖181个国家和地区不可复制的民俗影像作品,成为记录人类文明的珍贵文献。

https://mp.weixin.qq.com/s/GcKuVtStnLX-1FHxe5wGag





标签:

上一篇:“‘湘’韵天际·和美‘湘’村”航拍摄影大赛正式启幕,邀您定格湘店之美
下一篇:晶“智”生活|用摄影打开TGU--“秋日影语”摄影大赛邀您共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