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秋日》映像中国主题摄影月赛征稿

  秋日
  ———
  “映像中国”
  主题摄影月赛征稿
  “映像中国”主题摄影月赛以“用摄影发现中国,用影像介绍中国”为核心宗旨,每月紧扣时节特色与地域文化推出专属征稿主题,面向全社会热爱摄影的朋友开放征集。赛事无拍摄器材限制,无论是专业相机、微单,还是手机、运动相机,只要能定格秋日里的中国之美、传递季节独有的温度与意境,均可参与投稿。
  月赛主题:《秋日》
  聚焦中国大地上秋日的自然景致、人文活动与情感共鸣,用镜头捕捉秋的色彩层次(如金黄银杏、火红枫叶)、生活场景(如稻田收割、市集秋果)、精神内核(如丰收喜悦、岁月沉淀),展现不同地域、不同人群眼中的“中国之秋”。
  参赛要求:
  参赛对象无论你是专业摄影师,拥有娴熟的拍摄技巧和丰富的创作经验;还是业余摄影爱好者,仅凭一腔对摄影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敏锐洞察,只要你手中有相机,心中有对中国的独特感悟,都可以参赛,在这里展示你的才华,分享你的视觉盛宴。
  截稿日期:2025年11月30日
  参赛作品要求
  1.作品内容符合当月主题,真实原创,未在其他公开比赛中获奖或发表过。拍摄时间不限,凡与中国相关的内容与元素,包括但不限于自然、人文、建筑、景观等,以及反映中国人精神风貌的作品均可。
  2.作品形式为单幅或组图(组图不超过9幅),黑白、彩色均可。拍摄设备不限,数码相机、胶片相机、手机等拍摄的作品均可参赛,上传图片大小以2M左右为宜,但需保证作品原图具有较高的分辨率和清晰度,以满足后期展示与印刷需求。
  3.作品应具有一定的艺术感染力和思想深度,能够通过画面讲述中国故事,传递中国情感,展现中国精神。后期处理应合理使用,涉及到纪实题材可在不改变作品原貌的基础上进行适当调整,如裁剪、调色、对比度优化等,但禁止合成、添加、删减等大幅度改变原始影像内容的操作,以确保作品的真实性和可信度。
  投稿方法
  1.月赛投稿请扫描下方小程序二维码,进入投稿平台。
  2.首次登录请按要求注册后按流程要求投稿。
  荣誉设置法
  1.月赛作品评选后,每月产生优秀作品60幅,积分10分/幅。
  2.优秀作品将在光映视界平台、社交媒体平台等渠道公布。
  3.年度征稿结束后,从优秀作品中评选出年度金奖作品1幅,积分50分;年度银奖作品3幅,积分30分/幅;年度铜奖作品6幅,积分20分/幅。
  4.年度征稿结束后,评选出年度金奖作品1幅,积分50分;年度银奖作品3幅,积分30分/幅;年度铜奖作品6幅,积分20分/幅。积分累计,总分前10名作者获得“光映视界年度十佳摄影师”称号,并可在“光映影廊”免费举办个人影展,永久展出。
  傍晚时分,河水褪去白日喧嚣,变得格外平静。阳光洒在水面,波光粼粼,如无数碎金在水面上跳跃。微风拂过,泛起层层涟漪,那金色光斑便随着波纹荡漾开来,如同时间的涟漪,一圈圈扩散,将秋日的温暖与宁静慢慢传递。
  注意事项
  1.月赛征稿不收取任何费用,电子版获奖证书请联系工作人员微信(liyu8103)领取。
  2.投稿作品必须是投稿者本人独立完成的作品,并对其拥有独立、完整、明确、无争议的著作权;同时要保证作品没有侵犯他人的著作权、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及其他合法权益。凡因违反上述规定而导致相关纠纷的,一切法律责任由投稿者本人承担。
  3.对于足以妨害公序良俗的作品及行为(包括但不限于可能严重误导公众认知、具有欺诈性质等一切违反国家法律、社会道德、公共秩序和善良风俗的情形),一经发现立即取消一切资格。
  4.主办方有权对参赛作品进行展览、出版、宣传等用途,无需另行支付稿酬,但会注明作者姓名及作品出处。
  5.所有入围作品,由组委会向《摄影世界》杂志推荐,由编辑部选择刊用。
  6.主办方对本次比赛拥有最终解释权,如有未尽事宜,将另行通知。
  主题内涵解读
  1.自然之秋:地域差异下的秋日景致
  北方之秋:展现“层林尽染”的壮阔——如北京香山的红叶漫山、吉林长白山的白桦林覆霜、内蒙古额济纳的胡杨金黄,突出秋日的浓烈色彩与苍茫意境;
  南方之秋:捕捉“温润绵长”的雅致——如杭州西湖的残荷映月、福建武夷山的秋茶采摘、广东岭南的稻田金黄,体现秋日的柔和质感与生机延续;
  特殊地貌之秋:挖掘小众秋日景观——如新疆喀纳斯的湖光山色(湖水湛蓝映秋林)、云南腾冲的银杏村(古村被金黄覆盖),展现中国秋日的多样性。
  2.人文之秋:季节里的生活与传承
  劳作场景:记录秋日丰收与生产——如农民在稻田收割(弯腰割稻、打谷机运转)、果农在果园摘苹果(筐满秋果)、渔民在湖面捕秋鱼(渔船穿梭),传递“秋实”的踏实感;
  民俗活动:挖掘秋日传统仪式——如重阳节的登高赏秋(老人与晚辈同登山顶)、北方的晒秋习俗(屋顶晒玉米、辣椒)、江南的秋日市集(摊位摆满菱角、柿子),彰显地域文化特色;
  日常片段:捕捉秋日里的生活细节——如老人在公园捡银杏叶(手握落叶)、孩子在草坪追秋风(风筝飞舞)、上班族在秋日街头捧热饮(哈出白气),体现季节与生活的交融。
  3情感之秋:秋日承载的心境与记忆
  温暖共鸣:聚焦“秋日里的陪伴”——如祖孙在银杏树下拍照(笑容灿烂)、朋友在秋日野餐(分享食物),传递秋的惬意与温情;
  岁月沉淀:捕捉“秋的静谧感”——如老房子窗台上的秋菊(阳光斜照)、空荡校园里的落叶(风吹叶动),引发对时光的淡淡思绪;
  希望延续:展现“秋后的生机”——如秋日农田里的幼苗(收割后补种的蔬菜)、枝头未谢的秋花(耐寒的菊花),体现“秋不是终点,而是新起点”的意境。
  评委关注点
  1.主题契合度:看重作品是否凸显秋日专属特征(如红叶、秋果、秋收场景),能否展现中国不同地域的秋日特色,避免季节元素模糊或与主题脱节;
  2.影像表现力:考量构图是否清晰有焦点、光影是否贴合秋日氛围(如夕阳暖光、晨雾柔光)、色彩是否协调自然,拒绝杂乱无章或过度修图导致的失真;
  3.内容独特性:鼓励挖掘非热门秋日场景(如乡村地窖储菜、边疆秋日牧归)与新颖视角(如低角度拍落叶、孩童视角拍秋景),避免同质化的网红打卡式作品;
  4.情感共鸣力:注重作品能否传递自然真挚的情感(如丰收的喜悦、陪伴的温情),拒绝刻意摆拍或煽情。

https://mp.weixin.qq.com/s/woHAFaLbacJ87NiuSbSwIg





标签:

上一篇:作品征集|闽侯县乡村文化旅游暨2025年大湖乡首届“银杏杯”书画摄影大赛
下一篇:“‘湘’韵天际·和美‘湘’村”航拍摄影大赛正式启幕,邀您定格湘店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