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南充“绿手环”LOGO征集

为进一步增强


南充市志愿环境服务宣传影响力



南充市生态环境局


开展南充

“绿手环”LOGO征集活动



入选作品将作为南充

“绿手环”的统一标识


{征集内容}


南充

“绿手环”LOGO



{征集时间}


征集时间:即日起至2025年8月5日



{投稿方式}


386747719@qq.com

{联系方式}


南充市生态环境局

0817-2598128  邓老师



{奖励方式}


设计内容被我局采用者,奖励2000元,并颁发获奖证书。

{征集要求}


南充“绿手环”LOGO征集

(一)南充

“绿手环”相关信息告知:



1、

南充

“绿手环”是南充市生态环境局打造的全省第一支专门面向农村的生态环境志愿服务队,于2025年1月19日正式成立,宗旨是推进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进农村,有效激发广大农民群众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主体意识和内生动力,彻底打通全社会共建共治共享的“最后一公里”。



2、

在名字中,

“绿”的涵义是绿色生态,“手”的涵义是众人携手,“环”的涵义是环境保护。



3、

目前,南充

“绿手环”在蓬安进行试点,经过前期在河舒镇的试点,已初步形成了一套“三三”工作机制。



(二)设计要求:



1、设计方案

创意新颖



辨识度高,

能让人一眼看出来是

“手环”的形象,并

体现南充地方文化

与志愿服务





2.设计作品内涵丰富,充分体现生态志愿服务工作的内涵。



3.构思创意新颖大方,辨识度高,易于识别和记忆,有较强的视觉冲击力和艺术感染力





4、

采用彩色设计,图案简洁、富有个性、富有艺术感染力,且图形符号功能强,有较强的视觉冲击力,具备较好的形象传播价值





5、

LOGO应用性强,可于名片、公函、信笺、宣传品、纪念品以及媒体等传播介质上使用。



6、投稿作品需附设计图样及设计说明,说明设计所蕴含的意义、背景等。



7、设计的LOGO不得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有关规定,

不得与包括但不限于城市、大会、品牌等其他形象标识雷同,

LOGO未在报刊、杂志、网站及其它媒体公开发表,未参加过其他比赛,未以任何形式进入商业渠道,且尚未作为任何一种知识产权(包括商标、专利及版权等)被注册或登记。



8、

作品图形电子稿分辨率不低于

600

dpi(像素/英寸),JPG或TIF格式,大小不低于1M,并提供矢量源文件(AI或cdr格式)

,作品名称为

“南充“绿手环”

LOGO征集

+作者姓名/单位名称+联系电话”。



(三)其他:



1



本次征集不收取任何费用,所有来稿一律不予退还,投稿人须保留图片和文字原稿,以备查证。入围作品如遇雷同,以先收到者为准。



2、

在此次征集活动中被确定为采用作品和入围作品的应征作品,除作品署名权归创作者所有外,其他知识产权和使用权均归主办单位所有,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列方式行使知识产权:享有对该设计作品进行再设计、使用、开发、修改、授权、许可、出版、宣传等权利。主办单位有权根据需要对采用作品、入围作品和征集作品不完善之处作任何形式的修改,有权决定以上作品的使用场合、使用方式、使用时间等。除设计费和知识产权转让费外,主办单位不再支付给创作者任何费用。凡主动提交作品的

“投稿者”或“作者”,主办单位认为其已经对所提交的作品著作权归属问题知晓并认同。



3、

采用作品和入围作品须提供矢量源文件

(ai或cdr格式),设计费和知识产权转让费均以人民币形式支付,支付金额为含税金额。



4、

所有参选作品必须为原创作品,不得抄袭他人作品,不侵犯任何第三人的知识产权和其他合法权利



一经发现将取消资格、退还奖金。

如因参加作品的权利瑕疵或其内容虚假、非法、不正当,或任何其他不合理原因而产生的法律纠纷、或造成第三人损失的,与主办单位无关,由提供参选作品的单位或个人自行承担法律后果。如主办单位因此遭受损失,有权向参选单位或个人追偿。



5、

参选单位或个人提交应征作品后,即视为同意并接受本启事的约束,最终被采用作品的参选单位或个人有义务根据评审意见,修改完善设计稿,并按要求提供完整、详细的设计方案。被确定为采用作品和入围作品后,该作品的参选单位或个人终身不得将自己的设计方案另投他处,亦不得在任何其他地方使用该作品,否则主办单位将取消其参赛、入围与获奖资格,收回荣誉证书、设计费和知识产权转让费,并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6、

本次征集最终解释权均属

南充市生态环境局。



7、

未尽事宜,另行通知。



标签:

上一篇:【衛生局】捐血中心舉辦海報設計比賽
下一篇:河北省儿童医院“吉祥物”设计征集
本文标题:南充“绿手环”LOGO征集
本文链接:/a/429hm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