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凭借其强大的创新功能,为艺术领域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教育部明确提出,到
2030
年普及中小学
AI
教育,加强人工智能教育应用。为贯彻落实教育部
2024
年
12
月发布的通知要求,积极探索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的实践路径,深入推进美育进校园,大力弘扬中华美育精神,江西省艺术教育协会经研究,决定自
2025
年
7
月起启动
“
江西省青少年
AI
艺术创作大赛
”
(以下简称
“
大赛
”
)征稿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大赛系江西省教育厅批准的《
2025
年度面向中小学生的全省性竞赛活动名单》的第1
8
项赛事,是我省首个
“AI+
艺术
”
跨学科白名单竞赛项目。大赛以推动人工智能教育与艺术创作的深度融合与广泛普及为核心目标,致力于为全省青少年师生打造一个集传统文化传承、科技创新与艺术创作于一体、协同发展的跨学科竞赛平台。在该平台上,参赛者能够充分展示其创新思维与艺术才能,助力实现
“
以赛促练、以赛促教
”
的目标,为江西省青少年人工智能教育发展注入新动力,推动培养更多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时代人才。
大赛坚持公益性原则,秉持公平、公正、公开的竞赛理念,为广大青少年提供公平的竞赛环境。所有系列活动遵循自愿参与原则,不得强制或绑定学生参加。
一、组织机构
1. 批准单位:
江西省教育厅
2.
主办单位:
江西省艺术教育协会
3.
顾 问:
王向阳:南昌大学、景德镇陶瓷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漆画艺委会副主任,中国城市雕塑家协会副主席,江西省第七届美术家协会主席
鄢平原:江西省艺术教育协会党支部书记、主席,原江西省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
4.
大赛专家团(按姓氏首字母排序):
- 程凌云:豫章师范学院美术学院党总支书记、院长、教授、博士、硕导
- 陈加松
:
南昌理工学院数字媒体艺术系主任、副教授、博士 - 丁易名:正高级工艺美术师,硕导,“民族杯”中国民族工艺美术大赛秘书长
- 郭清胜:全国高校数字艺术大赛秘书长
- 方方:百花洲文艺出版社设计部主任,江西版协书籍设计艺委会副主任
- 冯立:
东华理工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院长、教授、硕导 - 康煜:井冈山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美育中心主任(兼)、教授、博士、硕导
- 李民:江西财经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院长、教授、博士、博导
- 毛小龙:江西师范大学教授、硕导,教育部第一届、第二届高等学校动画与数字媒体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江西省美术家协会动画与数字艺术专业委员会主任
- 饶乐:江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硕导
- 王东:
华东交通大学艺术学院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 - 夏学兵:江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含景德镇陶瓷大学)
- 徐渊明:中国摄影家协会理事、省文联副主席、江西省摄影家协会主席
- 曾光:
南昌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硕导,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江西区)评审主席、亚太广告金像奖评委、
IAI
国际广告奖评委 - 张红英: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副教授、硕导、国家一级演员
:
程凌云 陈加松 陈翔 丁易名 费秋萍 郭玉川 胡颖 李枝秀 贾凯文 欧阳雪莲 饶乐 夏学兵 杨敬琪 曾光
法律顾问:
江西观睿律师事务所
5. 媒体支持:
江西日报、江西电视台、大江网、江西新闻客户端、学习强国江西平台、《江西教育》期刊、江西省艺术教育协会(公众号、视频号)、抖音、
哔哩哔哩、今日头条、凤凰网(江西)、中国艺术年鉴、中国陶艺研究、搞艺术、艺术作品年鉴(公众号、视频号)等。
二、赛事主题
大赛主题为
“智绘赣鄱 星梦未来”,包含“
公益
”、“
AI
少年游赣鄱
”和“课本里的AI视界”三大命题类
别。
上述命题旨
在引导全省青少年深刻领会、传承并发扬中华优
秀传统文化,增
强文化自信,培育家国情怀,激发主人翁意识与
社会责任感;同
时深入挖掘赣鄱文化的时代内涵,展现地域独特
魅力;依托课程
内容,拓宽学习广度,夯实学科根基,促进知识
融会贯通;并点
燃
“科技强国”梦想。
各命题均从不同视角出发
,坚持传统文化
与现代科技的深度融合。
(一)公益
1、以“AI 超人,点亮未来”为主题。可选取“绿色星球,低碳生活”、“科学探索,太空生活”、“校园反暴力”等角度挖掘素材进行创作。
2、以“AI 绘家风,少年传家训”为主题。可选取“小家训,大文明”、“让老规矩活起来”、“现代全家福”、“跨越年龄的对话”、“家庭礼仪”等视角挖掘素材进行创作。
(二)AI 少年游赣鄱
以“AI 少年游赣鄱”为主题。围绕“江西风景独好”理念,选取井冈山、瑞金、庐山、三清山、龙虎山、滕王阁、景德镇、婺源、龟峰、明月山、大觉山、三百山、神农源、武功山、客家围屋等其它景点旅游元素,从“吃、住、行、游、研、娱、购”角度挖掘文化素材进行创作。
例如:为自己喜欢的特色食品设计AI抽象图腾、包装;用AI视频生成“滕王阁王勃对诗”、“庐山徐霞客游记”互动片段;以AI漫画记录景德镇画坯、瑞昌剪纸体验过程;为“三清山云海”、“婺源油菜花”设计AI盲盒角色及文创衍生品;描绘AI赋能的未来龙虎山、三百山(如智能导览、无人酒店等);用AI视频重现“井冈山会师”、“瑞金红井”历史场景等:根据自己游玩感受为我喜欢的城市和景点创作个IP数字人、来个影视广告等......
注:以上内容只作赛事命题分析不作赛事选题依据。
(三)课本里的 AI 视界
以“课本里的 AI 视界”为主题。以课本内容的多角度挖掘素材进行创作,涵盖历史故事、生物拟人化介绍、物理现象、数学解题的图文或动漫视频、英语对话等,从多维度理解知识。
三、征稿对象与组别
(一)征稿对象
江西省小学、初中、高中、职业高中在校学生。
注:参赛者无需艺术基础,凭借创意即可接住AI工具快速生成作品。
(二)征稿组别
1、小学低年级组
(一至二年级)
2、小学中年级组
(三至四年级)
3、小学高年级组
(五至六年级)
4、初中组
5、高中组
(含职业高中)
6、特殊教育组
(只含初中、高中)
四、作品征稿
【特别提示】请关注江西省艺术教育协会官方公众号,以便及时了解赛事详情,
获取其发布的
AI
艺术创作学习推文、视频,并及时参加线上、下的宣讲活动(含公益学
习课
),
以获得助力竞赛能量。
(一)建议使用合法合规、易于获取
(
提供免费基础功能
)
的工具进行创作,
以下工具只供参考。
1.
AIGC
视觉绘画:即梦、豆包等。
2.
AIGC
视频创作:即梦、可灵、海螺
AI
、剪映、秒剪等。
3.
AIGC
音乐舞蹈创作推荐:
Suno
、即梦、
BREVAI
等。
(二)作品类型
1. AI
绘画:
绘画、插画、海报、图文故事
2. AI
产品创意:
产品设计、标识设计、文字设计
3. IP
形象设计与文创:
文创产品设计、手办设计
4. AI
动漫创作:
动漫设计
5. AI
影视创作:
微电影、短剧、影视广告
6. AI
音乐与舞蹈:
音乐创作、舞蹈创作
7. AI
创意摄影:
摄影创作
(三)作品格式规范
1. 图片类作品
(1)图片比例要求:
4:3
、
3:4
、
9:16
、
16:
9
,图片大小
≤10MB
。
(2)图片格式要求:
JPG
、
PNG
格式,高清图片,分辨率不低于
150dpi
。
2. 影视类作品
(1)画面比例要求:9:16、
16:9
,视频大小
≤80MB
,格式
为
MP4
,高清模式。
(2)视频时长要求:允许
±5
秒缓冲,片头
片尾不计入时长。
A.
影视广告类:此类不分组别均为
15—3
0
秒。
B.
小学组:
30
秒
—60
秒。
C.
初中组:
60
秒
—120
秒。
D.
高中组:
120
秒
—180
秒。
(四)作品要求
1. 所有作品投稿均为电子文件,不接受作品实物邮寄投稿。
2. 所有提交作品须在报名表上注明为原创和使用的
AI
工具名称以及提示词。
3. 视频作品需主题明确,作品要有视频封面(含标题
),
每个作品须附
上
6
个以上关
键帧截图(编辑在一张和视频同比例的图上
)。
4. 每位作者限投
2
件作品,多投无效,投稿作品须为不同作品类型。
5. 投稿作品画面不得包含个人信息、水印以及软件标识此类信息,否则视为无效投稿。
6. 参赛作品应展现中小学生创新思维与艺术素养,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内容积
极向上,不得违反相关法律法规。
(五)作品版权说明
1. 参赛者投稿即视为自投稿之日起将参赛作品的复制权、发行权、展览权、信息网络
传播权、放映权、衍生品制作权等相关权利以及参赛作品原件所有
权无偿、不可撤销地转让
给本次大赛主办方,参赛者本人仅保留参赛作品的署名权。
2. 参赛者必须保证参赛作品为本人创作,不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包括但不限
于:著作权、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等)。如有违反
,取消参赛及获奖资格。凡因参赛作
品或参赛行为所引起的法律责任,均由参赛者自行承担。
3. 未成年参赛者应征得监护人的同意并由监护人签署参赛同意书。监护人同意参赛
的,
视为监护人同意遵守前述条款。
(六)创作要求
1. 参赛作品须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积极向上,不得违反相关法律法规;鼓励参赛者大胆创新,展现独特的艺术风格与创意。
2. 所有作品投稿均为电子文件,不接受作品实物邮
寄投稿。
3. 所有提交作品须在报名表中注明为原创作品,并清晰
标注所使用的
AI
工具名称及提示词。
4. 视频作品需主题明确,须包含视频封面(含标题
),
每个作品须附上不少于
6
个关键帧截图(编辑于一张比
例为
3:4
的图片上)。
5. 每位作者限投
2
件作品,多投无效,投稿作品须为不
同类型。
6. 投稿作品画面不得包含个人信息、水印及软件标识等
信息,否则视为无效投稿。
五、大赛流程
(一)征稿阶段:
2025
年
7
月
1日至
2025
年
10
月
31日
,面向
江西省小学、初中、高中、职业高中在校学生征稿。
(二)评审阶段:
2025
年
11
月
10日至
11
月
30日,组织专
业评委进行初评及专家评委进行终评。
(三)获奖公布:
自
2025
年
12
月
7日
起,于江西省艺术教
育协会官方网站、官方微信公众号、视频号、抖音号等平台陆续
公布获奖名单。
六、作品评审
(一)评审形式:
(1)评审委员会采用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评审。
(2)主办单位组织成立专业评审委员会和专家评审委员会,对投稿作品进行评审。
① 专业评审委员会由没有辅导参赛作品的相关专业教师组成,在线上对参赛作品进行初评。
② 专家评审委员会由大学资深教授、艺术大师、行业导师等组成,对参赛作品进行终评。
(二)评审标准:
作品必须符合正向价值观,杜绝低俗、偏见性内容。
(1)主题契合度(25%):评判作品从创意思路、作品内容、表现形式等方面与本次大赛的主题的契合度。
(2)创意表达(30%):评判作品创作理念的新颖性,衡量其社会价值与思想内涵。
(3)艺术审美(20%):从构图、色彩、线条等视觉设计层面,判断作品是否遵循艺术美学原理,考量作品通过画面传递的情感、叙事及艺术表现。
(3)AI工具运用的技术表现力(25%):考察作品在AI技术应用上的熟练度、组合度和创新,关注图像最终品质与技术对艺术表达的适配性。
七、奖项和荣誉
(一)参赛作者奖项
(1)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优秀奖由评审委员会评选产生,颁发获奖荣誉证书。
(2)参赛青少年获以上奖项者,具备申请江西省艺术教育协会青少年会员资格。
(3)获奖青少年可申请加入协会“AI艺术创作人才库”,纳入系统性AI艺术创作培养计划,优先推荐至国内外学术论坛、展览,进入协会全链条成长通道。
(二)教师、学校、机构荣誉
(1)优秀指导教师奖:每名教师辅导40名学生以上参赛,参赛学生中有一名一等奖获得者或两名二等奖获得者,总获奖学生不低于15名,颁发优秀指导教师奖荣誉证书,获奖教师具备申请江西省艺术教育协会会员资格。
(2)优秀组织奖:为组织300名以上学生参赛的团体单位颁发优秀组织奖荣誉证书和江西省艺术教育协会会员单位牌匾。
(3)优秀AIGC艺术创作单位:为获总奖积分前二十名的学校、机构颁发奖牌及荣誉证书。评比积分标准为:一等奖计40分/个;二等奖计30分/个;三等奖计20分/个;优秀奖、优秀指导教师奖、优秀组织奖各计10分/个。
(三)获奖比例
(1)初评选出投稿作品总数量的60%进入终评。
(2)进入终评的作品参与奖项评选,获奖比例为一等奖15%、二等奖20%、三等奖 25%、优秀奖15%。
(四)证书颁发
组委会倡导绿色环保,在江西省艺术教育协会公众号下载电子版荣誉证书。
(五)奖项公布
获奖名单将在“江西省艺术教育协会”官方公众号、视频号、抖音号公布。
八、投稿方式
(一)组委会指定官方唯一投稿链接。
(二)识别下方二维码进入投稿链接,按提示填写作者资料并
上传作品。
扫码报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