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8月31日,快来报名啦
-与岸为邻-
上海北外滩公共艺术方案征集活动正式开启
近日,虹口区文化和旅游局联合中国美术家协会公共艺术艺委会、上海市公共艺术协同创新中心、上海市好创意设计工作者协会,共同发起“与岸为邻——上海北外滩公共艺术方案征集活动”。即日起至2025年8月31日,主办方诚邀艺术家、设计团队参与并提交作品,深度挖掘北外滩的独特文化价值。
虹口北外滩地处一江一河交汇处,与浦东陆家嘴、外滩建筑博览群隔江相望,共同构成上海发展的“黄金三角”。区域内古今文化交融,既有底蕴深厚的传统风貌保护区,又有魔都魅力凸显的国际化都市休闲空间。绝佳的水岸景观、舒适的城市滨水休闲游憩空间、众多文博场馆和优秀历史建筑已成为城市文脉的重要地标,为艺术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作为一片兼具深厚文化底蕴与独特城市气质的区域,北外滩不仅是都市发展的标识性符号,更是艺术创作与文化展示的理想之地,也是公众领略上海都市水岸风情的绝佳区域。
本次活动,主办方诚邀艺术家、设计团队深入探究北外滩的历史背景与现代特征,紧密结合区域环境及文化特色,深度挖掘北外滩的独特文化价值,并凭借国际化的视野与创新的艺术表现形式,充分展现本区域独特的城市空间与文化底蕴,精心创作契合在地空间的公共艺术作品,从艺术的视角重新诠释这一区域的独特魅力,作品需聚焦北外滩区域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历史文脉及城市风貌,巧妙结合景观与功能,融合当代视觉文化的表现手法,充分展现对区域空间环境的艺术洞察和表达能力,遵循在地性、环境协调性、功能优先性、低碳环保性、安全耐久性以及易维护性等创作原则,通过艺术作品彰显北外滩的特色与文化底蕴,传播“上海北外滩”文旅品牌,有力推动休闲旅游与城市文化的深度融合。
征集活动分初评和复评两个阶段。为保证公平、公正、公开的征集原则,在方案提交截止后的两周内,活动组委会将对所有提交材料进行登记、排重和初步审核,符合申报要求的方案提交给评选委员会委员,根据“好创意的新颖性、技术的可行性以及对主旨的诠释深度”三个主要标准,对作品方案进行初评和复评,并由监评委员会对评选过程进行监督。
征集评审结束后,将在北外滩核心区域或其他艺术空间对部分优秀作品进行公开展示并颁发证书,让更多公众欣赏到活动征集的优秀成果。
本次征集活动得到了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上海美术学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四川美术学院、广州美术学院、天津美术学院、西安美术学院、鲁迅美术学院、湖北美术学院等国内顶级专业艺术院校的大力支持。
期待这些作品能够充分体现人民城市的发展理念,成为美化城市景观的点睛之笔,同时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本地与全球的重要桥梁,为公众打造更多高品质的公共文化活动空间。
征集地点(点击图片查看详情)
01
北外滩世界会客厅外平台
位置说明
世界会客厅正面,沿江观景平台
建议类型
中小型座椅类城市家具(以组为单位)
功能预设
轻松活泼,与世界会客厅平台相映成趣的小品性座椅,并配有与座椅匹配的遮阳(避雨)结构
创作导向
与滨江步道环境呼应,轻巧灵动;突出“以岸为邻”的主旨;与后面的建筑景观相得益彰;可以考虑环保照明(无明线接入),夜间呈现;作品结构协调、形式丰富、视觉表现鲜明。
尺寸说明
2.5-3米为一个单元模块,2-3个模块为1组
02
虹口滨江北外滩国客中心码头
(虹口港海事塔一侧)
位置说明
北外滩国客中心码头
建议类型
大型公共艺术
功能预设
具有象征意义的地标性公共艺术作品,与虹口北外滩气质相符,环境相宜
创作导向
竖向体块的装置;最高不应超过15米;体现北外滩的标识;具有刚柔并济的艺术内涵;视觉表现鲜明。
尺寸说明
实施直径不超过1米,最高不应超过15米
03
虹口港海事塔右堤岸墙面
位置说明
渝经浦和黄浦江交口
建议类型
沿堤岸中型公共艺术
功能预设
美化堤岸现有墙体
创作导向
与堤岸周边景观协调;必须采用环保材料。
尺寸说明
尺寸应和堤岸墙体相协调
04
国际港务大厦背面绿化带一侧
图片图片图片
位置说明
主入口处,周围有景观植被
建议类型
小型公共艺术
功能预设
将绿化带、步道空间进行有机衔接,营造令人舒适惬意的空间感
创作导向
体量轻质;浅预埋。
尺寸说明
体量控制在2立方米内,高度不超过3米
-
05
北外滩国客中心-虹空间
位置说明
位于北外滩国客中心-虹空间
建议类型
中小型公共艺术
功能预设
连接虹空间上下层结构,采用轻质材料,作品可随安装环境发生变化
创作导向
与虹空间区域相得益彰;动静结合;竖向型作品。
尺寸说明
以虹空间为参考,可采用轻质且柔性的材料,耐雨水和紫外线照射,体量按空间环境来
06
北外滩滨江步道-江潮汇前
位置说明
北外滩滨江步道(江潮汇)
建议类型
中型公共艺术
功能预设
契合北外滩滨江步道环境风貌,体现轻松活泼、开放时尚的氛围
创作导向
与滨江步道环境呼应,轻巧灵动:突出“以岸为邻”的主旨,横向型作品。
尺寸说明
作品限高5米,呈横向走势
07
北外滩滨江步道
-金茂华东会议培训中心前
图片图片图片
位置说明
位于北外滩滨江步道(金茂华东会议培训中心)
建议类型
中小型座椅类城市家具(以组为单位)
功能预设
与北外滩滨江步道环境相映成趣的小品性座椅,并配有与座椅匹配的遮阳(避雨)结构
创作导向
与滨江步道环境呼应,轻巧灵动:突出“以岸为邻”的主旨:可以考虑环保照明(无明线接入),夜间呈现:作品结构协调、形式丰富、视觉表现鲜明。
尺寸说明
2.5-3米为一个单元模块,2-3个模块为1组
08
北外滩滨江步道
-厦门国际银行大厦前
位置说明
位于北外滩滨江步道(厦门国际银行大厦前)
建议类型
中型公共艺术
功能预设
契合北外滩滨江步道环境风貌,体现轻松活泼、开放时尚的氛围
创作导向
与滨江步道环境呼应,轻巧灵动:突出“以岸为邻”的主旨:横向型作品。
尺寸说明
作品限高5米,呈横向走势
参展要求
(一)征集内容:作品以“与岸为邻”为主旨,着重聚焦北外滩区域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历史文脉及城市风貌。艺术创作需巧妙结合景观与功能,融合当代视觉文化的表现手法,充分展现对区域空间环境的艺术洞察和表达能力,彰显北外滩的特色与文化底蕴,传播“上海北外滩”文旅品牌。
(二)创作原则:依据各点位的实际情况(详情见附件1),作品需遵循在地性、环境协调性、功能优先性、低碳环保性、安全耐久性以及易维护性等原则。(具体创作要求需根据现场确认再细化)
(三)尺寸与材质:作品可采用雕刻、装置、城市家具等多种形式,确保作品在展示空间中具有安全性、观赏性、互动性、趣味性(可根据点位要求来创作和设计)。
(四)技术要求:作品需使用环保材料,并符合相关安全标准。
(五)作品数量:方案数量不设上限。
(六)原创要求:方案必须为作者原创,不得与国内外已有的公共艺术作品雷同,严禁抄袭、挪用、复制等行为。
(七)投稿截止时间:2025年8月31日
投稿材料提交
(一)登记表:个人和团体均可参加,请填写登记表并签字,团体创作者由团队负责人签字(详情见附件2)。
(二)方案文件格式(详情见以下说明)。
1.创意方案概述,内容包含:完整、准确、专业地表达设计意图、方案特色,包括但不限于:创作主旨、创作理念、创作原则、方案演示视频(非硬性要求)、效果图、三视图及其它专业图纸。
2.方案提交形式:方案中的单幅画面为A3尺寸,精度300dpi,格式为CMYK或jpg,文件大小以10M以内为宜。
3.方案演示视频,格式选用AVI或MOV或WMV,视频精度不小于720dpi,个案时长不超过5分钟,团队方案时长不超过10分钟。
4.方案演示文件,格式为PPT和PDF各一份。
(三)免责条款:请参与者仔细阅读免责条款并签名(详情见附件3)。
方案评审
(一)评选委员会、监评委员会:征集活动由中国美术家协会在评委库中抽选专家若干名组成评选委员会,同时由监评委员会对评选过程进行监督。
(二)征集活动分初评和复评两个阶段。
(三)评选原则:注重好创意的新颖性、技术的可行性以及对主旨的诠释深度。
(四)评选程序:提交截止两周内,组委会办公室将对所有提交材料进行登记、排重和初步审核,符合申报要求的方案进入初评和复评流程。
展示与推广
(一)线上宣传:通过官方社交媒体平台以及公共艺术相关线上平台,对入选作品进行推广,让更多人欣赏到活动征集的优秀成果。
(二)线下展示:对部分优秀作品进行线下公开展示。
法律与安全
(一)知识产权:所有提交的方案将被认定为个人(或团体)的知识产权,主办单位拥有对其使用权进行管理与处置的权力。
(二)隐私保护:主办单位将严格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切实保障所有参与者个人信息的安全。
(三)免责条款:所有参与征集活动的个人(团队)作品一经提交,则视同同意《与岸为邻——上海北外滩公共艺术方案征集活动免责条款》。(详情见附件3)
(四)解释权归属:本活动最终解释权归主办方所有。
联系方式
与岸为邻——上海北外滩公共艺术方案征集活动组委会办公室
地址:上海市宝山区沪太路4788号(顾村公园环岛路2号)上海市公共艺术协同创新中心
联系人:张老师
联系电话:+86——18117196546
征集专用电子邮箱:
bwtart@vip.163.com或BWTART@ vip.163.com
注:如需更多信息,请关注“公共艺术协同创新中心”公众号和"乐活虹口"官方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下载附件
https://mp.weixin.qq.com/s/gytIZ8hoFUGtDtcpeRp92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