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来投票吧!选出你心中的计算机建系50周年主题标识

  五秩芳华,智启未来
  自“50周年系庆主题标识
  设计方案征集”公告发布以来
  在校师生、离退休教职工、校友、
  社会友好人士纷纷响应
  每一份作品都承载了创作者
  对复旦计算机的爱与祝福
  再次感谢大家的积极投稿!
  经专业评委初评
  15个作品脱颖而出
  进入线上投票环节
  哪一份设计最能打动你的心?
  快来为心仪的作品
  投出你宝贵的一票
  现在让我们一起来了解
  本次线上投票环节的规则和方法
  1
  Part.1
  投票规则
  扫描二维码投票
  投票时间:2025年5月6日-2025年5月11日
  本次投票截止时间为
  5月11日17:00
  每人仅有一次投票机会,
  投票时需选投1-5份作品
  2
  Part.2
  作品展示
  作品1
  #设计理念
  标识以数字“50”为主视觉图形,寓意复旦大学计算机建系50周年的发展历史和光辉历程。
  5根线条似年轮五轶,又似跑道,以5根电子线路互相融合,环环相扣,营造出交织旋转的态势,又融入无限大的符号“∞”,寓意计算机建系50周年来薪火相传、风雨历程、砥砺奋进,发挥学科特色,50周年是一个崭新的新起点,无限可能,向前发展,展望未来,绽放出新的光芒。
  作品2
  #设计理念
  标识以院徽元素与数字“50”为设计主体。欢庆的纽带变形成数字“50”,围绕江湾校区二号交叉学科楼,融入院徽元素,体现学院的专属性和浓厚的系庆氛围。
  作品3
  #设计理念
  标识以数字“50”、“院徽”、“无限符号”等意境元素艺术创作而成,鲜明体现计算机建系50周年系庆的主题特征及文化内涵,展现其蓬勃生机,具有较强的视觉冲击力和整体美感。
  #设计理念
  标识以飞扬彩带体现学院文化和精神特征,彰显学院的优良传统和办学成就,烘托出计算机建系50周年系庆喜庆的浓烈氛围;无限符号寓意学院积极向上,勇于创新,开拓进取的时代特征和文化形象;标识整体简洁明快,主题突出,创意新颖,易于识别和应用。
  #设计理念
  标识以数字“50”“1975-2025”、院徽、腾飞的鹏鸟、涌动的浪潮、飞扬的纽带等视觉元素构成,融合抽象简约表现手法,展现计算机建系50周年系庆主题形象和内涵特征。
  标识主体颜色为红橙色渐变,渲染了计算机建系50周年系庆活动隆重、热烈、喜庆、欢乐的气氛,寓意学院寒来暑往,五秩芳华,智启未来。
  整个图形呈现出一种向上的运动感,呈无限延展之势,预示着学院正意气风发,阔步前行,向更辉煌的明天迈进。
  作品4
  #设计理念
  标识以学院的院徽图案和数字“50”融合在一起,浓缩了学院的地域风貌、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蓬勃生机,体现了学院的宗旨、理念和精神风采。传达出系庆的核心精神,彰显出计算机建系50周年的历史积淀和奋斗历程。寓意着成就辉煌,硕果累累,腾飞发展。
  图案构思巧妙,新颖大气,简洁生动,内涵丰富,视觉冲击力强,具有时代感。
  作品5
  #设计理念
  标识以50、院徽、吉祥鸟做形象,整体简洁、明快,易识别易应用。
  作品6
  #设计理念
  标识整体采用蓝色系,呼应院徽的主色调,象征科技的冷静与理性,同时体现学院严谨的学术风格。数字“50”由多个小长条拼接而成,其中深蓝色代表二进制中的“0”,浅蓝色代表二进制中的“1”。通过这种设计,不仅直观地表达了“50”这一数字,更巧妙地将计算机科学的核心元素——二进制融入其中,体现了学院的学科特色和科技属性。标识右下角的印章设计采用院徽中的“CS”形状,既呼应了院徽的核心元素,又通过印章的形式传递出学院的历史厚重感和文化传承。字体设计采用稳重的风格,与整体色调相协调,进一步强化了学院的学术氛围和庆典的庄重感。
  作品7
  作品8
  #设计理念
  标识主体部分由阿拉伯数字“50”与计算机学院院徽组成。并以多线条、多色调变化与院徽相呼应,呈现学院计算机多学科多元化的专业底蕴优势,亦体现五十载辉煌时刻,院庆的吉庆氛围。数字“5”以线条方式融入校区建筑风格,视觉形象更加突出,更易于识别。
  标识图案点线结合,色彩多元,突显沉稳计算机科技感因素。标识整体协调饱满,既象征学院深厚的计算机科技底蕴,又展示对系庆美好的祝愿。运用三线条展示学院多学科多头并举,文、理、医科的交叉融合,形成浓厚人文、扎实数理、前沿探索的复旦特色新工科学科优势。
  作品9
  #设计理念
  标识以复旦的首写字母“FD”、学院的英文简称“CS”与数字“50”有机组合,展现了学院专业特色、突出了计算机建系50周年主题。
  作品10
  #设计理念
  标识以院徽的主体竖状蓝色图案抽象为校庆标识的数字“5”,5的末端演绎为灵蛇昂首造型,既呼应蛇年的时序特征,更取意东方文化中灵蛇所寓的智慧传承(象征计算机学科的知识体系)、锐意进取(体现技术创新精神)与生生不息(彰显学科发展活力);
  将院徽的主体环状蓝色图案抽象为“0”,同时进行艺术加工,使得系庆标识图案的下半部分构成一个莫比乌斯环,莫比乌斯环在数学上是一个单侧曲面,具有独特的拓扑性质,这一数学经典模型不仅展现计算机科学的基础数学理论特质,还暗合二进制数据意象,其单侧曲面的无限延展特性更隐喻着:知识体系的永续创新、学术精神的永恒传承以及技术应用的无限可能。
  主体采用朱红色,红色既承载东方庆典的吉祥寓意(呼应五十周年盛事),又隐喻计算机学科的创新热忱。
  整个设计通过传统文化意象与现代科学符号的融合,构建出"50"的核心视觉架构,既彰显计算机建系50周年的历史时刻,更昭示着计算机学科在文化传承与科技创新交融中永续发展的宏伟蓝图。
  作品11
  #设计理念
  标识以“50”数字、“年轮”和“学院院徽”构成。标识主体是由“50”数字组成,代表“计算机建系50周年系庆主题”。“50”数字融合了“年轮”和“学院院徽”元素,“年轮”记录了复旦计算机学科50周年的历史积淀和奋斗历程。L0G0简洁明了,内涵深刻,特色鲜明,富有时代感,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作品12
  #设计理念
  标识结合计算机建系50周年和学院院徽,标识底部有放射状的光芒设计,象征着希望、未来和突破。
  #设计理念
  标识以江湾交叉二号楼为主楼中为50的二进制110010表示,将数字融合在建筑中。
  #设计理念
  标识以江湾交叉二号楼融入整体50的数字中。
  作品13
  #设计理念
  标识以计算机学科核心符号为切入点,通过“计算机”、“二进制编码”与系庆“50”周年的有机融合,构建具有科技纵深感的视觉符号。
  标识主体采用计算机屏幕和主机箱构成数字“50”,计算机屏幕显示数字“50”的二进制编码“110010”,既体现计算机学科基础架构特征,又暗合“从0到1”的科研突破精神。数字轮廓延伸出信息传输路径CS(学院英文简称)意象,象征学院五十年技术迭代积淀形成的学科生态体系。主色调选用“创新红+科技蓝+未来金”,既传承高校育人底色,又彰显学院在人工智能、云计算等前沿领域的学科建设新探索。[!--empirenews.page--]
  该设计通过模块化视觉语言,实现历史传承与科技前沿的双重表达,即可应用于校庆宣传,又可延展应用于社交媒体、学术交流、成果展示等场景,有效提升学科辨识度与学术影响力。
  作品14
  #设计理念
  标识以“院徽、50”为基础设计元素,标识中艺术化“50”“雄鹰”“飘带”“马赛克”,体现学院的属性,极具科技美感和空间动感,寓意积极进取、开拓创新的时代精神风貌。
  数字“50”紧密结合,图形保持开放,体现了团结和谐、突破创新之意;两个数字如腾飞的大鹏,寓意积极进取、开拓创新的时代精神风貌;象征学院美好的未来,如大鹏展翅高飞。
  标识又像蓝色的“飘带”,传达了学院喜庆祥和的庆典氛围,同时象征学院精神代代相传。
  标识中的深蓝色,保持和学院院徽色彩一致,代表科技之意,喻示学院师生筚路“蓝”缕,迎难而上。
  作品15
  #设计理念
  标识将学院英文缩写“C(Computer)”与“S(Science)”结合50周年数字组成“旦”字。悬粒子元素如星云闪烁,传递科技深邃感,展现学院特色与历史传承。整体设计以科技蓝为主基调,象征理性、创新与无限未来;辅以璀璨金,庆典红呼应计算机建系50周年的辉煌历程与热烈氛围。
  标识以简约几何演绎数字未来,展现学院五十载深耕硬核科技、持续引领智能浪潮的开拓精神。
  快来为您喜爱的作品
  投出宝贵的一票吧!
  点击“阅读原文”跳转投票
作品展示详见(复制以下链接进浏览器查看)

https://mp.weixin.qq.com/s/BqG6YhZ2hX_CC3aDVIluPg







标签:

上一篇:湖南大学图书馆馆徽征集大赛的候选作品终于新鲜出炉
下一篇:乐电20周年庆主题标识征集结果出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