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北京易观国际《3C产品消费者调查报告(2004)》显示,在北京、上海、广州三地的所有受访消费者中,仅有25.2%的消费者认同3C=电脑+手机+数字家电的概念,消费者对于3C概念的认知统一性不高。从地区分布上看,上海消费者对3C概念的认知度最高,其次是广州消费者,而北京消费者的认知度最低,仅为20.27%。在此次调研中,易观国际针对2C形态产品中的典型代表:数码相机、MP3、职能手机、数字电视机、影碟机做了重点调查,并且针对智能手机、数字电视机和消费电脑做了针对性功能调查。就受访者而言,数码相机的拥有率最低,仅为37.27%,其次为MP3的拥有率,仅为44.41%。
易观国际还特别设计了针对国内3C产品厂商的调研环节。从报告中的数据显示,仅有28%的消费者能够说出国内3C产品厂商名字,主要集中在6家国内3C产品厂商。北京、上海、广州三地分别有52.3%、88.3%和75%的消费者表示不知道国内3C产品厂商,相对于平均77%的3C产品认知度低很多。这说明消费者对国内品牌厂商的品牌形象的认知情况较国外品牌低很多。国内厂商应该进一步加强对品牌的推广力度,缩短同国际品牌之间的差距。
此外,在消费者光顾3C店情况的调查中,易观国际发现,上海的消费者光顾3C店的比例相对广州要高出很多,每周光顾一次3C店的消费者比例达到30.8%,而广州仅为5.8%。尽管目前以小家电闻名的灿坤已经将3C连锁店的模式引入中国大陆,但是其经营状况差强人意,很多3C店铺面临关张危机。易观分析师认为:"3C融合产品的营销模式尚不成熟,应当选择认知度高的重点区域开展前期工作,并且选择更为趋近消费者认知的业态模式。"
从以上情况分析,如果灿坤的“第七代店”做成功了,对于灿坤庞大的制造数量,无疑是杯水车薪。而要让销量增加,无疑店面的数量也得增加,这将是一个庞大的 工程,如果还是不用代理制,那么灿坤还得想别的辙。
灿坤(中国)总裁自己也承认:“我们提倡的包括价格在内的优势在大陆这个略显混乱的销售渠道中,要得到消费者的认可还需要时间。因为电器业内太多“散户”的存在使得我们的价格无从比较,竞争对手也会针对我们的‘退还差价’来搞一些促销,这让我们很无奈。关键还是要看消费者的心态了。
链接:
十年灿坤
1978年,吴灿坤成立灿坤企业公司,任总经理。主要生产小家电。
1988年,成立香港灿坤。
1988年,成立厦门灿坤事业股份有限公司。
1990年,成立美国灿坤。
1993年,厦门灿坤在内地B股挂牌上市。
1994年,成立日本灿坤株式会社。
1995年,成立上海灿坤实业有限公司。
2000年,台湾灿坤在台上市。
2001年,美国灿坤在纳斯达克上市。
2002年5月,灿坤集团将主业营销明确为做代理制和直销制。
2003年,灿坤的3C连锁店在内地大举扩张。
2004年6月,灿坤在原3C连锁的基础上推出“第七代店”。
2004年9月18日,灿坤在内地是3C连锁店开始纷纷关门。

征集活动咨询微信:zhengjicom; 设计交流QQ群:46372307; 文案交流QQ群:677747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