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5000元 六安市“淠史杭精神”表述语提炼征集活动


征集摘要:

征集奖项: 0

征集邮箱:

截稿时间: 2016-10-08

联系电话:见征集内容联系方式。

征集网址:


六安市“淠史杭精神”表述语提炼征集活动

淠史杭灌区是淠河、史河、杭埠河三个毗邻灌区的总称,是一项以防洪、灌溉为主,兼有水力发电、城市供水等综合功能的特大型水利工程,设计灌溉面积 1198万亩,实有灌溉面积1000万亩,区域人口1330万人,是新中国成立后兴建的全国最大灌区,是全国三个特大型灌区之一。该灌区从1958年8月 19日开工兴建,至1972年基本建成通水。六安人民以艰苦卓绝的奋斗,创造了这一新中国水利建设史上的奇迹。淠史杭不仅仅是六安的一张名片,也成了安徽 以至中国的一张名片。

六安市“淠史杭精神”表述语提炼征集活动

  今年8月19日是淠史杭灌区开工建设58周年纪念日。年初,经中共六安市委常委会议研究决定,由中共六安市委宣传部主办,相关部门和单位协办,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淠史杭精神”表述语提炼征集活动

  一、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中共六安市委宣传部。

  协办单位:省淠史杭管理总局,市委党校、市委党史研究室、皖西日报社、六安广播电视台、市水利局、市文广新局,各县区委宣传部等。

  二、征集时间

  自2016年8月19日起至2016年10月8日止。

  三、征集范围

  市内外各界人士均可参与提炼征集活动。各单位也可以以组织的名义参与征集活动。同时,热忱欢迎在外工作和创业的六安籍老乡,以及关心关注六安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级领导和各界朋友踊跃参与提炼征集活动。

  四、淠史杭精神的核心要素

   1、为民造福、敢于担当的精神。历史上的皖西、皖中地区,水旱灾害频繁。从明代1383年到1949年566年间,有记载的水旱灾害357次,人民群众 饱受苦难。新中国成立后,皖西人民积极响应毛主席“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伟大号召,在极其困难的物质基础和极其简陋的技术条件下,各级党员干部不怕困难、 敢于担当,深怀治水为民之心,义无反顾地带领广大人民群众修水库、挖渠道、建大坝,面对“三年自然灾害”、“十年浩劫”等各种困难,不屈不挠、坚韧不拔, 终于建成了沟通江淮、横贯皖中、地跨豫皖的特大型淠史杭灌区,彻底改变了人民群众恶劣的生产、生活条件,把“十年九旱”的贫瘠之地变成了旱涝保收的米粮 仓。

  2、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淠史杭工程建设初期,没有争取到国家和省里的投资,仅靠广大人民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当 时,11条干渠同时开工,正常上工50万人左右,最高时上工80万人。群众非常体谅国家的困难,纷纷表示:水就是命,没有水哪有命。有钱要干,没有钱也要 干。我们有的是劳动力,没有粮柴从家拿,没有材料自己筹,没有工具自己带,没有水泥自己烧。据后来统计,在工程建设的一、二工期,群众自筹石料14.22 万立方米、木材2.16万立方米、树木22万多棵、圆竹65万公斤、毛竹12万多根。有的群众把给家里为老人预备的棺材和准备盖房的木材都献了出来。从 1958年开始到灌区工程基本建成,国家投资仅29352万元,而群众投劳投料折资达34733万元。在连温饱都难以为继的岁月里,人民群众硬是用双手挖 出了2.5万公里的七级渠道,用肩膀抬移了6亿立方米土方,创造了惊天地、泣鬼神的治水业绩。

  3、胸怀全局、牺牲奉献的精神。为了建设 淠史杭上游五大水库,淹没了金寨、霍山等县区30万亩耕地,搬迁了30万户移民,老区人民作出了巨大牺牲。特别是在三年自然灾害期间,老区人民群众饿着肚 皮出工干活,有的甚至献出了生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库区上游人民着力保护生态环境,严格控制工业项目对生态的影响,为下游人民的饮水安全再次作出了牺 牲。

  4、科学求实、攻坚克难的精神。淠史杭工程是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建成的,且在50多年的管理运行中发挥了巨大效益,这得益于工程建 设者和管理者科学求实的态度和创新创造的精神。淠史杭工程渠道设计打破传统5000分之一比降(亦称坡降、坡度,指任意两端点间的高程差与两点间的水平距 离之比。),创造性地采用20000分之一比降,且沿高线布置渠道,实现了灌区80%自流灌溉,节水节能。工程采用长藤结瓜式的工程体系,蓄、引、提三种 水源相互调剂,实现了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工程建设中,建设者广泛开展工具革新运动,发明了专攻切岭工程的“洞室爆破法”、专攻“麻僵土”的劈土法,研制了 垂直运输工具“倒拉器”,先后涌现了1.1万多名能工巧匠,以他们的聪明才智克服了工程建设中的千难万险。工程管理中,在全国水利系统率先引进世界银行贷 款进行了续建配套,较早采用了两部制水价,出台了《淠史杭灌区管理条例》,深化了水利改革,推动了灌区管理与时俱进,保证了工程效益持续发挥。

   5、依靠群众、团结治水的精神。工程规划中,坚持问计于民,充分尊重群众意见。每一条渠道的路径筛选,基本上都是经过领导、群众、技术人员“三结合”座 谈、商量,达成一致意见后,最终确定。工程建设中,也充分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出现了全家齐上阵、左邻右舍争上堤的动人场面。工地上成立了近万个水利团, 以黄继光、刘胡兰、铁姑娘等命名的突击队、战斗队达6400多个。在施工最艰苦的1960年春天,山东省1万名民工赶来支援;在红石嘴渠首施工中,安徽和河南人民一起开挖了南干渠;在淠河总干渠、滁河干渠、舒庐干渠等施工中,六安、合肥、原巢湖地区等地民工团结协作、攻坚克难。工程管理中,灌区上下游坚持团结用水、和谐用水,实现了上下游、左右岸统筹兼顾、共同发展。

  五、创作要求

   1、“淠史杭精神”充分体现了我们党不忘初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体现了党员干部与人民群众同甘苦、共命运的血肉联系,与“大别山精神”之 中“永跟党走、牺牲奉献”的重要内涵一脉相承。活动参与者要以严谨的态度、科学的精神,深入挖掘、提炼“淠史杭精神”的深刻内涵;要站在历史的高度,用时 代的眼光,结合六安人民在革命、建设时期的“三次奉献”形成新时代的“淠史杭精神”。

  2、表述语要言简意赅、通俗易懂,便于记忆、传播和普及。

  3、表述语后附简明扼要、条理清晰的涵义注释和说明。

  六、投稿方式

  1、电子邮件:稿件请用A4版式、正文3号仿宋字体,

  邮箱:1752944586@qq.com。

  2、邮递投稿:联系人:齐盈娣,电话:0564-3951187,邮编:237000,地址:安徽省六安市长安南路行政中心中共六安市委宣传部新闻出版科。

  以上述两种方式投稿,均须注明“"淠史杭精神"文字表述语征稿”字样,文尾填写作者姓名、年龄、工作单位、身份证号码、联系方式等个人详细信息。

  七、评奖办法

   在“淠史杭精神”表述语征集、汇总的基础上,我部将组织专家学者,从征集的作品中评选出10条“淠史杭精神”优秀表述语,内设:一等奖1名(奖金 5000元)、二等奖3名(奖金各3000元)、三等奖6名(奖金各1000元),并以此作为最终形成“淠史杭精神”表述语的参考依据,再通过网络问卷等 形式,广泛征求广大干部群众的意见,形成书面报告,报市委审定。

  中共六安市委宣传部

  2016年8月19日

http://news.hexun.com/2016-08-19/185600688.html


     征集活动咨询微信:zhengjicom; 设计交流QQ群:46372307; 文案交流QQ群:677747123


声明:
1、一征集网所有征集信息均来自网络,征集信息仅供参考;建议投稿者在投稿之前主动联系征集活动主办方,以确定真实性和有效性,然后再参与!避免自己作品被盗用。
2、一征集网不代表任何征集活动主办单位,所有投稿作品不得提交给本站,由此造成的任何损失或纠纷与本站无关。
3、一征集网所有创作作品、征集信息均为本站收集整理,仅供学习和研究。若有侵犯你的权利,请联系我们,本站将立即改正。若有任何不妥,请及时联系Email:303126138@qq.com。
4、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一征集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一征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抄袭侵权/违法违规行为,请发邮件至 Email:303126138@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标签:

上一篇:1000元 黄浦区质量精神表述语公开征集活动
下一篇:“合江精神”表述语及内涵公开征集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