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征集 设计 征集热点 设计资源 文案学院 设计学院 文案资源 设计揭晓 文案揭晓
中国第一征集网!
首页 > 文案学院 > 口号 > 口号创作> 中国百年史里的口号解析

中国百年史里的口号解析

   信息来源:网络转载   发布时间:2015-11-13   截止时间:

中国百年史里的口号解析

一个国家,一种灵魂
——口号里的中国百年史

魂者,精神也。国之魂者,立国之本,民族脊梁!我泱泱之大中华上下五千年,纵横千万里,屹唯有一个魂字立中间,扎根深处,不可撼动。

国的精神,是智慧。智慧是一种精神,也是我们的民族魂。一个国家的智慧,是她千万子民的智慧,是每一个中国人思维的火花聚集在一起形成的熊熊烈焰。

近代以来,无论是浴血奋战、洗血外辱,还是自立自强、实力崛起,亦或是艰苦卓绝、创新发展,中国的百年史都融入到了那一句句铿锵的口号中,每一句口号都闪现着国人的无上智慧和伟大精神。回到历史的长河,口号里的中国百年史让我们心潮澎湃!

 

师夷长技以制夷

  鸦片战争失败后,以魏源为代表的先进知识分子强调学习西方科学技术,反击外来侵略,这句话成为近代中国探索国家出路的先声。

[1.jpg]

(魏源)

变法自强

  甲午战争后,亡国灭种危机空前加剧。洋务派和维新派中很多知识分子逐渐意识到西方资本主义东渐中国的趋势,于是提出该口号。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中学为体,即坚持形而上的中国孔孟之道;西学为用,就是采纳形而下的西方科技之器。这句口号为晚清社会传播西方近代文明,推进洋务改革做出很大贡献。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

  1905年7月,中国同盟会通过以孙中山提出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为政治纲领。1906年孙中山首次将其概括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


勿忘国耻

  1915年5月,袁世凯承认了卖国的“二十一条”。全国各地商民、学生及海外华侨纷纷集会,宣传反日救亡,号召“抵制日货,勿忘国耻”。


实业救国

  产生于洋务运动时期,盛行于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前后,是中国近代史上主张以兴办实业拯救中国的社会政治思想。


民主与科学

  1919年,陈独秀在《新青年》杂志上撰文提出,“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而被称为德先生和赛先生的即是近代中国“民主”与“科学”两大时代主题。

[3.jpg]


提倡新文学,打倒旧文学

  新文化运动开始后,《新青年》杂志提出提倡白话文,打倒文言文;提倡新文学,打倒旧文学的口号。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一文,号召将“封建文学”彻底打倒,提倡“写实文学”等。


内除国贼,外抗强权

  1919年5月4日,北京青年学生在天安门集合举行示威游行,高呼“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等口号。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先生与世长辞。从他的政治遗嘱提炼出: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1.jpg]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1930年1月5日,毛泽东写信批评一些同志对时局估量的悲观思想。他引用一句老话:“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由此,这句话就成了中国革命力量由弱到强,最终取得彻底胜利的代表性表述。


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1935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发表《八一宣言》,号召各党派、各界同胞、各军队“停止内战,以便集中一切国力去为抗日救国的神圣事业而奋斗”。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在抗日战争时期建立的国共合作抗日统一战线中,中共多次强调自力更生的原则,后来这句口号成为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基本立足点。


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1939年2月2日,中共中央召开生产动员大会,毛泽东发出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克服困难”的号召。


为人民服务

  1939年9月8日,毛泽东在为追悼张思德同志而召集的会议上作了《为人民服务》的演讲,号召以张思德为榜样,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坚持为人民服务。

[2.jpg]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1943年8月25日,《解放日报》发表题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的社论,后来这个口号被视作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真理性认识的高度概括,被用做歌曲的名称,唱遍全国,一直至今。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1949年9月21日,在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毛泽东发表了《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开幕词,从此,这句话成为表达中华民族获得新生的自豪自信的话语。

[8.jpg]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党中央提出了这条口号,组织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战场,与朝鲜人民军并肩作战。

[7.jpg]


向科学进军

  1956年1月,在全国知识分子问题会议上。毛泽东、周恩来等领导人提出了此口号,提出了分步骤、分阶段缩小与世界发达国家先进科学技术水平的差距的思路。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1957年2月,由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第十一次会议上正式提出。


向雷锋同志学习

  1962年8月15日雷锋因公殉职。1963年初,他的优秀事迹被公开报道。3月5日,《人民日报》发表了毛泽东的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从此影响几代人。


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

  1963年,“铁人”王进喜跳下泥浆池搅拌水泥的形象成为那个时代的光辉经典,他的这句口号也传遍全国。


[2.jpg]


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1977年,邓小平指出:一定要在党内造成一种空气: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从此这句话成为对新时期党的知识分子政策表述的代表性口号。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发表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理论上根本否定了“两个凡是”。在全党全国引起了强烈反响,一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迅速展开。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1978年12月13日,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发表了以此句话为标题的讲话,把广大干部、群众从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中解脱出来,推动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


改革开放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揭开了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序幕。1979年7月,党中央、国务院设立了四个经济特区。多年来,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发展。经过多年的实践,“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成为人们的共识。

[6.jpg]


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这句话是1983年10月1日,邓小平为北京景山学校的题词,它为新时期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和发展指明了正确的方向。


三个代表

江泽民同志2000年2月25日在广东省考察工作时,从全面总结党的历史经验和如何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出发,首次对“三个代表——代表着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重要思想进行了阐述。


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全面发展观、协调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是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2003年7月28日的讲话中提出的。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全体中国人正豪情满怀,为实现这一伟大梦想而努力奋斗!

声明:
1、第一征集网所有征集信息均来自网络,征集信息仅供参考;建议投稿者在投稿之前主动联系征集活动主办方,以确定真实性和有效性,然后再参与!避免自己作品被盗用。
2、第一征集网不代表任何征集活动主办单位,所有投稿作品不得提交给本站,由此造成的任何损失或纠纷与本站无关。
3、第一征集网所有创作作品均为本站收集整理,仅供学习和研究。若有侵犯你的权利,请联系我们,本站将立即改正。若有任何不妥,请及时联系本站:Email:zzczlh@126.com
口号创作最新文章发布时间
口号创作即将截止截止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