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有奖金|“水木网络法学”第一届影视评论征文比赛

  法律是维系社会运转的基石,影视是映照社会现实的艺术,影视与法律的交叉是探讨法律精神与法治文化的重要路径。影视作品通过其独特的艺术叙事,不仅是时代人心的映照,更成为呈现法治理念、司法实践及其社会效应的公共文本。
  为探索影视作品中的法律议题,推动法律界与公众之间的双向沟通,促进法律思维与人文视角的深度融合,“水木网络法学”公众号拟举办第一届影视评论征文比赛,现面向全国各高校在校学生公开征稿,具体说明如下:
  一、征稿主题
  1.刑事冤案的发生机制与制度防范
  相关电影例如《肖申克的救赎》(美国)、《绿里奇迹》(美国)
  2.国家权力的运作机制与制度约束
  相关电影例如《宿敌》(印度)、《辩护人》(韩国)
  3.法律事实与客观事实之间的关系
  相关电影例如《罗生门》(日本)、《辛普森:美国制造》(美国)
  以上电影仅供参考,作者也可以选择相同主题的其他影视作品展开评论。
  二、征稿对象
  本次征稿面向各阶段的在校学生进行,包括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水木网络法学”公众号的前作者不受在校与否限制。
  三、奖励
  一等奖1名,奖金4000元。
  二等奖3名,奖金2000元。
  三等奖5名,奖金1000元。
  特别奖1名,奖金2000元,面向“水木网络法学”编辑部成员、前成员。
  获奖作品将在“水木网络法学”公众号上署名发表。
  特别鸣谢:本次比赛的奖金由不愿具名的法律界人士提供资助。
  四、写作与提交
  1.字数限3000~6000字。
  2.欢迎作者在文中为电影配图。
  3.请于2025年12月20日24时前提交Word版全文,发送至邮箱shuimufaxue@126.com。文件名以“姓名+标题”命名,邮件主题栏注明“影评大赛+姓名+标题”,并在邮件正文中写明投稿人信息,包括姓名、单位、专业、学历、联系方式。
  4.不接受主要借助AI完成的作品;如果利用AI对作品进行过文字性修改,请做必要的说明。
  信息来源:水木网络法学
  有奖金|“水木网络法学”第一届影视评论征文比赛
  法律是维系社会运转的基石,影视是映照社会现实的艺术,影视与法律的交叉是探讨法律精神与法治文化的重要路径。影视作品通过其独特的艺术叙事,不仅是时代人心的映照,更成为呈现法治理念、司法实践及其社会效应的公共文本。
  为探索影视作品中的法律议题,推动法律界与公众之间的双向沟通,促进法律思维与人文视角的深度融合,“水木网络法学”公众号拟举办第一届影视评论征文比赛,现面向全国各高校在校学生公开征稿,具体说明如下:
  一、征稿主题
  1.刑事冤案的发生机制与制度防范
  相关电影例如《肖申克的救赎》(美国)、《绿里奇迹》(美国)
  2.国家权力的运作机制与制度约束
  相关电影例如《宿敌》(印度)、《辩护人》(韩国)
  3.法律事实与客观事实之间的关系
  相关电影例如《罗生门》(日本)、《辛普森:美国制造》(美国)
  以上电影仅供参考,作者也可以选择相同主题的其他影视作品展开评论。
  二、征稿对象
  本次征稿面向各阶段的在校学生进行,包括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水木网络法学”公众号的前作者不受在校与否限制。
  三、奖励
  一等奖1名,奖金4000元。
  二等奖3名,奖金2000元。
  三等奖5名,奖金1000元。
  特别奖1名,奖金2000元,面向“水木网络法学”编辑部成员、前成员。
  获奖作品将在“水木网络法学”公众号上署名发表。
  特别鸣谢:本次比赛的奖金由不愿具名的法律界人士提供资助。
  四、写作与提交
  1.字数限3000~6000字。
  2.欢迎作者在文中为电影配图。
  3.请于2025年12月20日24时前提交Word版全文,发送至邮箱shuimufaxue@126.com。文件名以“姓名+标题”命名,邮件主题栏注明“影评大赛+姓名+标题”,并在邮件正文中写明投稿人信息,包括姓名、单位、专业、学历、联系方式。
  4.不接受主要借助AI完成的作品;如果利用AI对作品进行过文字性修改,请做必要的说明。
  信息来源:水木网络法学




标签:

上一篇:“张若虚杯”全球华人《春江花月夜》同主题诗词创作大赛征稿启事
下一篇:全国首届“感恩有你·一路相伴”海内外华语作品大奖赛征稿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