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烽火燃遍神州大地,《红岩》《红日》《林海雪原》等现代抗战史诗,镌刻了下民族危亡之际的壮烈抉择——历史不再是冰冷的年表,而是有温度的记忆,是母亲的眼泪、战士的誓言、村庄的灰烬与重生的春芽。
进入科技与想象交织的新纪元,刘慈欣的《三体》、王晋康的《蚁生》等科幻史诗,在星辰大海的尺度上重述人类命运的可能与边界——它们是未来的寓言,也是当下的镜鉴,是对文明走向的深刻追问,是对“人”这一概念的重新审视。
从神话到抗战,从现实到科幻,史诗从未死去,它只是换了名字,换了舞台,却始终承载着人类最宏大的思考与最深沉的情感。
今天,我们站在这一脉相承的书写长河中,邀你共同书写属于这个时代的“新史诗”——在神话中寻找永恒,在历史中凝视真相,在未来中照见自己。
“文华杯”第三届华中高校创意写作大赛
由武汉大学党委研究生工作部、
共青团武汉大学委员会、
武汉大学研究生院主办
由武汉大学文学院研究生会承办
欢迎华中高校在读学生积极参与!
“重构·铭刻·镜鉴:时空三重奏中的新史诗书写”
新史诗的银河
正等待你们挥毫泼墨
卷起千亿星辰!
一、活动流程
1.征稿
本届创意写作大赛以“重构·铭刻·镜鉴:时空三重奏中的新史诗书写”为主题进行征稿,以下为具体参赛说明:
(1)参赛对象:华中地区各高校在读大学生(本科、研究生)。
(2)投稿要求:本次大赛共有三条赛道——“古代民族史诗之重构”“近代革命史诗之铭刻”“未来视今史诗之镜鉴”供参赛者选择,以下是对各赛道主题的简要说明:
赛道一:古代民族史诗之重构
主题内核:激活神话基因,对话千年文明
创作要求:
①解构与再生:本赛道主题的设想受到春节期间爆火的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对《封神演义》故事的现代性改造的启发,鼓励参赛选手深入挖掘古代神话的原始母题,解构其中的文化符号,提炼符合当代价值观的精神内核。
②叙事重构:鼓励对神话人物、情节进行符合逻辑的改编,构建兼具传统基因与现代语境的“新神话体系”。
③文明思索:通过神话隐喻,探讨中华民族从原始农耕文明到现代信息文明的发展逻辑,彰显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瑰宝中的神话文本的叙事张力。
赛道二:近代革命史诗之铭刻
主题内核:镌刻烽火记忆,重述人民史诗
创作要求:
①微观叙事:为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八十周年,本次大赛特别设置这一赛道,期以借助文学创作的方式一同回顾那段革命先烈以血肉之躯换取民族、国家自由与独立的峥嵘岁月。大赛希望,选手能够尽量避开主流的“英雄赞歌”传统模式,聚焦抗战中未被书写的群体,以不一样的平民视角还原历史褶皱中的泪与血,谱写一篇永不屈服的人民抗争史诗。
②地域书写:鼓励参赛选手根据自己的所见所闻,深入具体地域,结合方言、民俗等细节,呈现“一方水土自有一方抗争”的立体图景。
③精神共振:通过描写个体命运浮沉,激发抗战精神与当代青年的情感共鸣。
赛道三:未来视今史诗之镜鉴
主题内核:时空错位凝视,荒诞照见真实
创作要求:
①未来考古学:出于对当下社会热点事件以及互联网社交平台上展现的种种普通人的迷思的观察、思索与考量,本次大赛设立了这一赛道。大赛期待选手能够综合科幻文学与现实主义文学之优长,通过设置未来文明观察者等形式,以“他者”视角剖析当代社会切片,在客体叙事中赋予其荒诞史诗感。
②批判性隐喻:通过技术异化、生态寓言等一些未来设定,解构现代社会症结,要求作品隐含“未来对当下的观察与审判”。
③叙事实验:鼓励混合文体,如科幻编年史、虚拟文明志等,大胆利用“时空折叠”“文明降维”等概念,打破线性叙事,构建“未来—当下”这一镜像迷宫。
以上说明仅作为帮助参赛选手更好理解各赛道主题的提示性内容,并非对参赛者创作的内容限制。期待各位选手在领略大赛各分主题设置用意的基础上,创作出令人耳目一新的作品。
本次大赛征集作品不限文体,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等体裁皆可,每位作者可任选一条赛道,限投1篇作品,多投者来稿无效。
小说字数控制在5000-30000字为宜,可视情况附上简介摘要;诗歌不少于20行,需具有一定叙事性;剧本创作需构思完整故事框架。注重创新性,可基于既有故事、史实或自身真实经历体验等进行重构叙事、地域书写或想象创作;注重文学性、思想性,不得肆意恶搞、扭曲。
(3)投稿方式:作品中注明姓名、联系方式、所在院校,并附上所选择进行同人创作的名著的简介。投稿文件命名为“作品名称+姓名+院校”,在截稿日期前,参赛选手同时将作品word版与pdf版发送至指定邮箱。
(4)投稿时间:2025年10月28日-2025年11月26日。
(5)投稿注意事项:投稿作品需为原创,严禁抄袭;此前已获奖或在其他公开渠道发表过的作品不可重复投稿。
2.评审
初审前,首先由工作人员进行初筛,筛除违反投稿规定的作品,其余符合投稿规定的作品由资深读者团进行初审与复议,拟选拔20篇作品进入终审环节。若参投作品数量不足,初审将择优选拔前50%的作品进入终审。
3.终审
顺利通过初审的作品将由文学院评委老师进行终审,最终评选出获奖作品,获奖作品将集结成册以作纪念。
二、参赛作品评选条例
1.参选作品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正确;
2.作品内容、主题、结构、形式等具有创意;
3.作品结构完整,语言精当,表达顺畅。
作品以满分100分(附加分10分)为打分的基础原则;根据作品的内容情节、文字运用、思想立意三方面进行评定得出分值。
注:拟设特等奖一名,一等奖两名,二等奖三名,三等奖四名。
三、投稿邮箱
【投稿邮箱】hzgxchuangxiesai@163.com
来源:文学院研究生会
https://mp.weixin.qq.com/s/eP2yCARB5SiDOix9Z0Xqj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