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红军在安顺场成功强渡大渡河
在中国革命战争史上写下了光辉一页
90年后的今天,大渡河的水流依然湍急、汹涌
安顺场镇
地名来历
《安顺彝族乡志》记载紫打地位于松林河流入大渡河入口处。“清朝乾隆年间,采金村民常集于此,日中为市。嘉庆时聚众益多,为河道七场之首”。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秋初,紫打地被洪水冲毁,越西厅同知孙锵亲临视察遥祭,划中坝重建新场,取祭文中“山镇久安,河流顺轨”之义定名为安顺场。
历史沿革
1935年5月,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在此强渡大渡河成功,安顺场由此载人中国革命史册。1958年10月安顺、先锋两乡合并成立安顺彝族乡人民公社,1962年划出原合并的先锋乡,1968年11月成立安顺人民公社革命委员会。1981年更名为安顺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1984年3月恢复安顺乡人民政府,1985年7月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安顺彝族乡,设安顺彝族乡人民政府。2019年12月经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先锋藏族乡和安顺彝族乡合并为安顺场镇人民政府,沿用至今。
历史文化特色
1863年5月中旬,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率兵西征至此,前为大渡河所阻,左因松林河水暴涨,兼被土司千户王应元所袭,后有清军重兵追击,陷入了粮尽援绝的困境。尽管如此,太平军将士摘桑叶,掘草根,杀马为食,犹思拼死突围,英勇苦战;后全军覆没,石达开受骗被俘,惨遭杀害。
1935年5月下旬,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顺利通过彝区后,迅速向安顺场挺进,于5月24日晚上占领安顺场,消灭了守敌,夺取木船一只。25日清晨,以十七勇士组成强渡大渡河奋勇队,冒着枪林弹雨,强渡大渡河,在对岸桃子湾登岸,夺取了国民党军盘踞的安靖坝,控制了渡口,使红军先遣部队沿大渡河两岸而上驰军泸定,为红军北上抗日打开了一条胜利道路。安顺场因中国近现代史上两起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地而闻名中外,留下了红军强渡大渡河遗址、大平天国翼王石达开营地遗址,被誉为“翼王悲剧地、红军胜利场”。
除了这些
安顺场还有许许多多属于它的故事
现面向全社会征集
关于中国工农红军强渡大渡河
比较有意义的物件或人物
背后不为人知的故事
告诉我们属于安顺场的红色历史记忆
投稿相关人物故事
采用后即可获得文创产品、特产
石棉景点明信片
美罗点心、黄果柑啤酒、石棉老鹰茶
安顺场景区文创旅游纪念币
安顺场文创冰箱贴
(不限量)
如果是具有重大意义的物件或人物
将获得现金奖励
本活动长期有效
投稿方式:
★渠道一:添加石棉县融媒体中心官微私信素材(微信号:smtv513125)
★渠道二:发送素材到邮箱smxrmt@foxmail.com
https://mp.weixin.qq.com/s/f1ZDmyksyJoQ2-TXNR7nK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