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始位于河南省东南端,豫皖两省交界处,北临淮河,南依大别山,县域面积2946平方公里,人口170万人,辖9镇23乡601个行政村街,是河南省第一人口大县、农业大县、劳务大县,是中国柳编之乡、书法之乡、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同时又是全省规划建设的区域性中心城市之一,享有与省辖市相同的经济管理权限和部分社会管理权限。
固始历史悠久,文化厚重。早在尧帝时代,尧的后裔即被分封到固始建立娄子国,夏商,县域为英、蓼、娄、黄诸国地,西周为英、蓼、蒋、番、黄,番国故城遗址至今仍在,堪称全国较古老的城垣,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西汉时期固始域地为雩娄县、蓼县、安丰县、阳泉县、寝县、期思县六县地。东汉建武二年(公元26年),光武帝刘秀取“事欲善其终,必先固其始”之意,封开国元勋、大司农李通为“固始侯”,改寝县为固始,固始从此得名,并沿袭至今。
固始因其特殊的地理区位和历史因缘,历史上曾作为中原、江淮地区向东南沿海数次大规模移民的肇始地和集散地,在中原移民史上具有重要位置和深远影响。在上自秦汉,下至明清的漫长岁月里,徙民南方不计其次,难计其数。其间有四次较大规模的“移民潮”影响至为深远。第一次是西晋末年“永嘉之乱”时,以固始人为主体的衣冠士族林、黄、陈、郑、詹、邱、何、胡八姓入闽;第二次是唐高宗时期,陈政、陈元光父子率府兵、乡勇近万人进入福建,开发建设漳州地区,陈元光被尊称为“开漳圣王”;第三次是唐朝末年,王审知兄弟三人率义军入闽带动的移民潮;第四次是在北宋末年,乡民为避战乱,纷纷南徙福建寻亲投友。固始是闽粤台客系、非客系与中原联系的纽带。千百年来,这些入闽先人的后裔逐渐播迁至粤、台、港、澳及海外各地。据1953年台湾人口统计资料表明,台湾500户以上的100个大姓中,有63个姓氏的族谱均记载其先祖来自河南光州固始。福建厦门大学著名历史学教授黄典诚先生考证,福建居民中,祖籍在“光州固始”的比重也大得令人难以置信,这也就形成了“台湾访祖到福建,漳江思源溯固始”的根文化现象。可见,无论是客家人、闽台同胞,还是海外侨胞都与“唐人故里、闽台祖地”——“光州固始”,有着源远流长、一脉相承的血缘、文缘、史缘、地缘关系。
近年来,固始县大力实施“让根亲文化扬名固始”发展战略,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宗亲主办、社会参与、内外互动、共同发展”的指导方针,以办节办会为载体,把根亲文化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一台根亲文化大戏正在固始如火如荼地上演,一个具有根亲特色的区域性中心城市正在气势恢宏地崛起。2009年10月25日至27日,由中国侨联、河南省政协、全国台联主办的唐人故里•闽台祖地首届中国固始根亲文化节在固始圆满举行,在国内外产生了强烈影响。
为扩大办节影响,提升办节效应,经上级有关部门批准,从2010年起,“固始根亲文化节”上升为“中原根亲文化节”。唐人故里•闽台祖地——第二届中原根亲文化节将于2010年10月25日至30日在河南省固始县举办。第二届文化节期间,将隆重举行公祭固始南迁先民活动。现敬请海内外同胞惠赐2010年公祭固始南迁先民祭文,应征者,请于2010年7月15日前将撰写的祭文函寄至:河南省固始县根亲文化办公室(邮编465200,联系人:罗云0376-4667387)或电子邮件发至gqwhb@163.com。有关固始的更多情况,请登录固始网(http://www.gsw.gov.cn/)、固始县人民政府网(http://www.gsxzf.gov.cn/)了解。投稿时请附本人相关资料,包括姓名、性别、身份证号码、工作单位、联系电话、通讯地址等。
撰写祭文的文体(提倡四言正体)、字数均不限,但须以中文表述。我们将组织有关方面专家进行评选,其中评出一等奖作品2篇,奖金各2000元;二等奖作品5篇,奖金各1000元;三等奖作品10篇,奖金各500元。并授予荣誉证书。
注意事项:
1.所有应征者必须是应征作品的合法拥有者,拥有著作权,不得侵犯他人著作权。如出现雷同作品,一律取消参评资格。如有应征作品侵犯他人著作权的情况发生,由应征者承担相应法律责任,主办者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
2.应征作品一经入选,活动主办方即拥有作品的知识产权,活动主办方除根据本征集方案的有关规定,向获奖者支付奖金外,将不支付任何报酬和费用。主办方有权进行任何形式的使用、修改等活动,有权将作品用于新闻报道、展览、网络传播或出版发行,而无需征得应征者同意,亦无需向其支付报酬。应征作品请作者自留底稿,主办方概不退稿。
3.活动主办方对包括本公告在内的本次征集活动的所有文件保留最终解释权。任何与本次征集活动有关的未尽事宜,均由活动主办方作相应规定或进行解释。
4.本次征集活动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
热诚欢迎海内外中华儿女积极参与!
河南省固始县根亲文化工作办公室
2010年5月19日
庚寅年公祭固始南迁先民征集祭文
标签:
推荐阅读
- “仓海诗廊杯”诗词大赛征稿公告2023-12-26
- 奖品 首届“徐福酒杯”全国文艺作品征稿公告2023-12-26
- 全国第三十六届(山东淄博)中华诗词研讨会暨王渔洋诗学论坛论文征集2023-12-26
- 第七届全国河湖治理与水生态文明发展论坛相关论文征集2023-12-26
- 杞县小学生作文大赛征集2023-12-26
- “普陀山杯”全国文学征稿大赛2023-12-26
- 北京开展“我眼中的城管”征稿活动2023-12-26
- 首届“大足黑山羊杯”故事征稿公告2023-12-26
- 双柏(石@)嘉首届“(石@)”杯全国农民诗人诗歌大赛征稿公告2023-12-26
- 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九江银行”杯有奖征稿2023-12-26
- “硒行慢记静美定安”快乐微游记征集2023-12-26
- 首届“盘古杯”诗词大赛征稿启示2023-12-26
- “伟大祖国?善美韶关”全国小小说征稿大赛2023-12-26
- “科学发展观-网络百家谈”有奖征稿2023-12-26
- “林中宝杯”食品安全与健康有奖征稿2023-12-26
- 西安高新区 “秦创原・科创人才故事”征集2023-12-26
最近更新
New News- “岔河杯”全国征文大赛征稿
- 双峰县第五中学对联征稿
- 2024中国故事节·曲仁里老子故事会征稿
- “看中国·来宝鸡”全国文旅网络微短剧剧本征集启事
- 大课堂杯”同步作文征文大赛征稿啦
- “我与梨花诗会十周年”征稿
- 第五届(2024)对联中国大赛第一期征稿
- “行墨万里,拥书春暖”世界读书日主题有奖征文
- “我与武功河滩古会”全国散文征文大赛征稿启事
- 第五届“扬辉小小说奖”征稿
- 第四届全国大学生发展经济学论文大赛
- 淅川县诗歌学会联合举办淅川见义勇为“林吉特杯”诗歌有奖征文启
- “渝论·青年说”第三届川渝大学生网络评论大赛征稿启事
- 平安千岛湖建设20周年主题征文和摄影作品征集启事
- 互助土族自治县成立70周年宣传片创意文案(解说词)有奖征集启事
- 第九届原创文学大赛征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