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人民大学征集“学术精品海外推广”项目中因为名字及徽标

中国人民大学征集“学术精品海外推广”项目中英文名称名字及徽标

为扎实推进我校科研国际合作交流,服务学校整体发展战略和“百年人大计划”,推动教师学术成果进行海外传播,提高学术国际影响力,科研处与出版社联合设立中国人民大学教师“学术精品海外推广”项目,翻译本校教师的精品学术著作在海外进行出版。同时,为提升项目形象,增强文化识别,科研处与校团委、校学生会联合举办针对本项目的名字征集及徽标创意设计大赛,现面向全体师生、校友征集项目中英文名称名字以及项目徽标。现将活动事宜通知如下:一、大赛细则(一)项目中英文名称名字1、项目中文名字暂定名“学术精品海外推广”,参赛者需根据项目简介和要求拟定中英文名称名字及英文缩写。2、中文名字应简单明了且具备文化内涵,不超过8个汉字;英文名字应直接、准确。(二)项目徽标1、徽标尺寸:不得超出20mm×20mm。2、徽标内必须含有中文项目名字及相关图案图形,形状不限。3、设计应能体现四个重点:中国人民大学,教师学术精品,海外宣传推广,文化内涵传播。设计应寓意深刻、创意独特,具有较强的形式美感和视觉传播效力。4、设计需能够适应各类使用者的审美要求,不得出现暴力、色情、宗教等元素,应避免使用极具侵略性的元素。(三)作品提交要求1、作品通过电脑制作、手绘均可;上传的设计文件需为psd、jpg、png或ai类型文件。2、作品须附有设计说明,包括中文名字的内涵及寓意,徽标的设计理念、思路、尺寸、字体、字号、色标等详细说明。3、作品提交方式:通过“微人大——服务中心——‘学术精品海外推广’项目名字征集及徽标创意设计大赛作品提交”上传作品。(四)参赛说明1、项目名字和徽标将分别进行评审,参赛者可参加任一项,也可两项均参加。所参加的项目需在提交表单时勾选正确,作为参赛唯一依据。2、一名参赛者可提交多件作品。3、参加徽标设计的参赛者可使用项目暂定名“学术精品海外推广”,也可自拟名字。徽标中使用的项目名字不直接作为参赛作品参与项目名字评选。(五)版权要求1、参赛者需保证作品为本人原创,不得抄袭他人设计创意;违规参赛者一律取消参赛资格或所获荣誉。2、参赛者提交的设计作品请自留底稿,无论入选与否,作品均不予退还。3、所有获奖作品的知识产权和使用权均归中国人民大学所有,中国人民大学可根据需要对作品进行修改或部分采用。二、奖项设置1、徽标最佳作品1名,奖励人民币5000元,名字最佳作品1名,奖励人民币3000元。外译学术作品成书上将会标注选用作品作者姓名。 2、入围奖若干,各奖励1000元人民币。三、比赛时间及安排(一)活动发布与创意征集:11月16日至12月6日面向全校师生员工及广大校友征集设计创意,并通过微人大提交作品。(二)入围评审:12月7日至12月9日活动组委会组织评审委员会对征集到的所有创意进行评审。(三)宣传投票:12月11日至12月15日开设校学生会微信平台投票专栏,同时请“学术精品海外推广”项目入选书目作者对入围作品投票。(四)结果发布:12月20日评审委员会结合线上投票结果综合评定大赛各类奖项获奖结果(线上投票比重30%、作者投票比重30%、评审意见比重40%),通过相关活动平台发布获奖结果和作品,并结合获奖作品进行后期修改设计确定最终方案。详情也可咨询活动组委会:联系电话:62513759(科研处吴老师)、62514364(校团委李老师)、15943523126(校学生会王同学)工作邮箱:ructransgram@163.com同时敬请关注中国人民大学学生会微信平台,了解比赛有关资讯。期待广大师生、校友踊跃提交作品。附件:中国人民大学教师“学术精品海外推广”项目简介2015年11月16日附件:中国人民大学教师“学术精品海外推广”项目简介为扎实推进我校科研国际合作交流,服务学校整体发展战略和“百年人大计划”,推动教师学术成果进行海外传播,提高学术国际影响力,科研处与出版社联合设立中国人民大学教师“学术精品海外推广”项目,翻译本校教师的精品学术著作在海外进行出版。项目首批入选书目如下:http://www.ruc.edu.cn/loadnotice?tid=1&nid=35166



标签:

上一篇: 上海吉他艺术节征集徽标(LOGO)
下一篇:黄茶”征集形象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