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升天峨县旅游形象,打造红水河流域旅游品牌,增强天峨旅游的美誉度和认知度,进一步彰显天峨是红水河穿城而过的第一座县城的优势、挖掘红水河文化内涵、展示红水河魅力,特面向社会公开征集天峨县《红水河赋》,用于首届旅游节庆晚会朗颂和制作书法艺术赋墙,征集活动具体要求如下:
一、征集内容和要求
《红水河赋》要以赋体的方式撰写,文稿字数1000字左右,文章要以红水河为主题,结合天峨县情,充分体现红水河的历史文化和天峨县政治、经济、文化、旅游等方面取得的成果。
二、征集时间
自公告发布之日至2010年7月19日止(以电子邮件发出时间或以寄出邮戳为准)
三、奖励办法
设采纳奖一名,奖金8000元。
四、评选办法
由有关方面专家组成评委会,对来稿进行初评,评出入围作品;由专家学者、行政领导、本地文学界代表按各三分之一的比例组成的评委会对围作品进行投票评选;按评选结果评奖。若作品经评委会投票不过半数,则视为该奖项空缺。
五、投稿须知
1、参选作品以电邮发送、邮寄均可。
2、请注明设计者真实姓名、详细地址、邮编、电话。
3、投稿作品应为作者新创作、未发表、具有知识产权的作品,如存在侵犯他人著作权的行为,一切法律责任均由作者自行承担。
4、获奖后作品的著作权和使用权归天峨旅游事业局所有,局方可根据需要对作品进行加工修改。
5、所有来稿恕不退还,请自留底稿。
6、本次活动的最终解释权归天峨县旅游事业局。
天峨县情及红水河简介等相关信息请链接:
天峨县人民政府网http://www.gxhcte.gov.cn
投稿邮寄:广西天峨县六排镇城西路127号
县旅游局办公室
投稿邮箱:tezj2010@126.com
联系电话:0778-7828066
传 真:0778-7828066
联 系 人:罗 敏 兰津津 15207780933
广西天峨县旅游事业局
二O一O年六月二十九日
红水河(能源篇)
在泱泱中国的大江大河中,红水河名不显赫。然而,当你走近红水河,你就会对这条奇特的河流肃然起敬,赞叹不已。
你相信吗?红水河的年径流量相当于黄河的两倍!
你了解吗?红水河是中国乃至全世界最美丽的河流之一!
●一条红绿交替的河●
红水河是我国第三大河珠江流域西江水系干流。红水河上游是南盘江,源头从云贵高原的乌蒙山脉云南省沾益县马雄山水洞涌出,在贵州望谟县蔗香村与北盘江汇合,至广西象州县石龙镇三江口,即为红水河。红水河全长659公里。其流域面积6.32万平方公里,约占广西总面积的37.4%。红水河自西向东横穿广西中部,河面狭窄,河床深切,一路飞崖,汇珠江,归南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千百万年,奔流不息。红水河是一条红色的河。红水河因洪水期河水呈红色而得名。红水河的含沙量居广西诸大江河之首。每年汛期,红水河江水混浊,水中含沙量大增。据水文站实测悬移质资料,天鹅站多年平均含沙量为每立方米0.834公斤,多年平均输沙量4560万吨。下游来宾迁江站平均含沙量每立方米0.672公斤,多年平均输沙量4830万吨。而红水河与柳江汇合后的黔江武宣站,多年平均含沙量每立方米0.401公斤,多年平均输沙量5140万吨。含沙量自上游向下游逐步减少,可见,红水河的上游水土流失较为严重。
红水河的红色来自上游的红土地,来自上游流域的骨肉身躯。有一位外国专家把黄河的黄色喻为“中国大动脉出血”。我国第一大河长江何尝不是大动脉出血?!红水河的红色何尝不是动脉出血?!“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而真正永不复回的是奔流到海的泥沙!红水河如此!被称为“第二条黄河”的长江如此!所有的江河都如此!
红水河还是一条绿色的河。红水河的红色,那只是汛期的色彩。每当洪水过后,红水河会很快恢复一江清流。尤其是枯水季节,每年入秋至次年的春天之前,红水河彻底背叛了她的本色,背叛了她的名字,变成了一条地地道道的绿水河。如果说举世闻名的桂林漓江水是清澈碧透,那么,红水河的水则是碧绿幽深。红水河不是清,而是绿。绿,是红水河的又一个主题。清得发绿的红水河,让人找到了儿时就懂得的一个词———“绿水青山”的注脚。世界上一定还有许多人只见过清水没见过绿水,红水河将给你一份全新的感觉。红水河的绿,是凝重的绿,是幽深的绿,是奇美的绿。可以说,红水河是中国也是地球上神奇美丽的一
条河。
●一条发光发热的河●
红水河的主要特点是水量丰富,落差大,水能蕴藏量大。南盘江流入广西境内至黔江与桂平郁江汇合处,这是泛指的红水河。全长1056公里,天然落差762米,平均坡降每公里0.676米。其中天生桥至纳贡段河长14.5公里,集中落差达181米。平均每公里落差约13米,最大落差每公里竟达50米。红水河的落差确实惊人。落差就是水能,落差就是动力,落差就是光热之源。黔江出口处多年平均流量每秒4100立方米,多年平均径流量1360亿立方米,占珠江流域年径流量的39%,相当于黄河的两倍。当黄河频频发出断流信息的时候,红水河依然默默流淌,绿水长流。2005年年初,当珠三角发生历史罕见的咸潮时,全国防洪抗旱总指挥部指令珠江流域上游紧急调放7亿立方米清水压咸,红水河发挥了主力军作用。
充沛丰富的水量,地壳运动造就的天然落差,使红水河为人类造福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自上游南盘江天生桥电站正常蓄水位785米,至下游大藤峡枯水位23米,可获得落差762米。全河段可开发水力资源1108万千瓦,年发电量600多亿千瓦小时,被誉为我国水电资源的富矿。红水河梯级电站的龙头是天鹅县上游16公里的龙滩电站,装机容量630万千瓦,年发电量200亿千瓦时,并可使下游的6个电站每年多发电62亿千瓦小时。
千百万年来自由流淌奔腾的红水河,已被现代人“缚住苍龙”,源源不断发光发热为人类造福。有人把红水河上的梯级电站比喻为红水河上的一串明珠,年年月月大放异彩。但也有不少环保专家和有识之士认为,一级一级的水电站,好比把天然河流做成一节一节的“腊肠”,大坝使河流性河段变成了湖泊,水生生物通道被截断,部分河流型鱼种已经灭绝,对水生生物多样性和流域生态带来不可逆转的破坏和影响。当前,我国大坝和水电建设正热火朝天方兴未艾。而发达国家已反思大坝建设,开始炸大坝。“人定胜天”的主力军,是否该考虑一下环境公平,特别是际代公平问题?
●一条神秘秀美的河●
有人说,红水河是一条最富激情的河。红水河属山区性河流,其激情是老天赋予的。红水河的一大特点是滩多水急,礁石林立,漩涡乱布,河床坡度变化大,水流形态混乱,航槽弯曲狭窄。自蔗香至三江口,共有险滩273处,平均每2.25公里有一处险滩,其中险滩分布最密的是天鹅至吾隘段,平均每1.17公里就有险滩一处。红水河的激情还来自河床的变化。红水河河床宽150~200米,枯水期水面宽25~50米,最窄处仅15米,洪枯水位变幅最大达45米。红水河与“一条大河波浪宽”的江河,是绝然不同的版本。即使是洪水陡涨,红水河的红色之流也多在深切的河床狂奔,不会泛滥成汪洋大海。红水河的激情,更来自该河流的神秘。红水河是不能随意下去游泳的,即便水性极好的人,也不能狂妄轻敌。河中除无数的险滩,还有那无数的狼牙石和深不见底的漩涡,都给人一种幽深莫测的神秘色彩。
红水河既是一条神秘的河,又是一条秀美的河。红水河的秀美首先离不开其两岸奇异的风光。红水河流经广西境内喀斯特地貌山区的21个县市,两岸排列着秀丽的峰丛,放眼处处是重峦叠嶂,高低错落变化无穷。在大化县境内红水河畔,有一处极具特色的大石山区七百弄,那是世界上喀斯特高峰丛深洼地发育最典型的地区。在251公里长的石山中,海拔800~1000米的峰丘有5000多座,洼地弄场1300多个,并分布有324个原始古朴的瑶寨。要理解千山万弄的真正含义最好的方法是到七百弄走一趟。山弄是好几座山围着的一块洼地,大石山只有千山万弄,没有千山万水。每逢大雨,雨水就从弄底流走。连日大雨,则从弄底反灌。峰丛下可能是遍布的地下河。红水河两岸的山峰,多数拟人拟物,惟妙惟肖。百龙滩电站库区上游,可见一尊20世纪伟人毛泽东壮年时期的半身侧面坐像,其体型、头像、五官等,比例都十分恰当,神态自如,给人一种威严感。相伴红水河的山峰,座座秀美,处处入画。大化段红水河八十里画廊,两岸山奇水秀,花红、竹翠、果甜,壮村瑶寨隐约可见,美景连连,美不胜收。
红水河与众不同的一个特征景观,是陡峭的岸岩。红水河大部分河段没有河滩,而是千奇百怪、形态各异的垂直岸岩。岸岩有垂帘状,有蜂窝状,有千层饼状。一块岩石,就是一个景。每一块岩石,都是一幅画。最大的一块岸岩石,当属百龙滩库区的“壮锦岩”,一块高和宽约百米的大岸岩,就像平展垂挂的大壮锦。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令人肃然起敬。
如果有人问,拍倒影何处最佳?毫无疑问,当然是红水河了。红水河从秋至春,枯水而不干枯,更不会断流。一江幽幽绿水,倒映着一江醉人美景。不高不低的山峰倒立在江中,形态万千的岸岩倒立江中,滴翠的竹木、绚丽的花草倒立在江中,静静的、一动不动的,水中的景不知比岸边的景色要美多少倍。每年三月木棉红,似火的红木棉与碧绿的江水相交辉映,美不胜收。两岸美景处处,河中美景满江。身临其境的你,能不说红水河是最美的一条河吗?泛舟江中,完全进入一种忘我的境地。举起大小相机,长短镜头,可以一分不停地拍,一秒不停地拍。忽前忽后,忽左忽右,忽上忽下,忽高忽低,前后左右上下高低总相宜。狂拍!狂拍!这就是赏红水河的最高待遇。
●一条奇石嶙峋的河●
过去,石头被认为是最不值钱的东西,尤其是“九山半水半分地”的红水河流域。没想到,20世纪八九十年代,红水河的水中石摇身一变成为显赫神州的奇石,成为世人青睐的宝贝,更成为玩石爱好者的“掌上明珠”。
红水河的怪礁奇石是如何“长出来”的?地质专家认为,天鹅石的原石是2.2亿年前的三叠纪形成,经硅化作用使岩石变硬。因红水河水流湍急,流量大,落差大,特别是洪水期泥沙俱下,惊涛骇浪把河床中的石头无情残酷地冲刷磨蚀,形成了凹凸不平、形态万千的怪礁奇石。由于红水河奇石最早在天鹅挖掘问世,被称为天鹅石。确切地说,红水河奇石是被激流漩涡“啃咬”出来的。红水河仿佛一位才艺高超的雕刻大师,把一块块毫无生命的石头,雕刻成一块块百态千姿、晶莹坚硬、栩栩如生、饱含生命色彩、人见人爱的奇石。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令人叫绝。
红水河石天下奇。石玩人介绍,奇石是不经人工雕琢、具有天然美感的石头,分为山川景物、象形、抽象、图纹4类。红水河奇石属纹理石,有平纹石和凸纹石,“硬、实、密、滑、润”是红水河奇石的优质特征。从红水河采来的奇石,小的如豆,大的如山,有的是用起重机从河底吊起的。不管大小轻重,品位高低,每一块石头都有自己的主题、情调和风格,且各领风骚,互不谦让。路经红水河,可见红水河奇石沿途摆放。在龙滩电站蓄水前,各地奇石爱好者络绎不绝前来觅石买石,掀起新一轮的奇石热。红水河奇石从最早的论斤卖,到论块卖,到价值连城,到无价之宝。红水河石造就了广西的奇石市场,造就了广西的奇石文化。这当是红水河文化的一个重要分支。有一次见到一位石玩朋友,告知近期因得到一块好石头抱石而寝达两月之久,痴石之情令人感叹。
红水河(水电开发篇)
野性美丽的红水河发源于我国云贵高原的乌蒙山脉,一泓潺流从莽莽苍苍的马雄山水洞泻出,缓缓流淌。沿涂汇聚南盘江、北盘江之水,水水交融,渐渐地波澜壮阔起来。当它千回百转到达桂西北的崇山峻岭时,便有了跌宕起伏,飞崖越滩之势。红水河流经广西河池市天峨县境内,奔涌的红水河忽然被两座陡峻的山,一曰“青龙”,一曰“白凤” (左盘“青龙”右峙“白凤”)嘎然卡束,河面顿时变窄,深窄的河床导致水面落差骤高,一遇江水上涨,河滩浊浪排空,惊涛拍岸,状如巨龙滚扑,咆哮之声震彻山谷,这便是龙滩。
这里蕴藏着巨大的水能,这是一座水电富矿中的富矿!
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中国水电人就清醒地认识到了龙滩的份量和价值。他们以“欲下九渊采明珠”的过人胆识,为将水电富矿造福民众,圆一个几代人苦苦祈盼、曲折而美丽的梦理,不倦而执着地追求。至九十年代初龙滩水电工程开始进行前期施工准备,到九十年代末龙滩水电开发有限公司正式成立,龙滩工程建设终于向前迈出了坚实的步伐。二十一世纪初叶,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号角吹响,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工程——龙滩水电站,在历经近半个世纪的规划、勘测、设计、研究,终于蓄势迸发,于2001年7月1日这一天,在一声惊天动地开山响炮中正式上马建设。举世瞩目的龙滩水电工程,从此在中国水电建设史上书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红水河全长1050公里,总落差756.6米,可利用的水能约1303万千瓦。红水河流经天峨县境内河段长111.5公里,境内天然落差74.94米,多年平均流量1581平方米/秒,多年平均最高水位232.61米,最低水位212.83米,历年平均水面宽度110米。在这条红水河上规划建设十座梯级电站(即天生桥一级、天生桥二级、平班、岩滩、龙滩、大化、百龙滩、乐滩、桥巩和大藤峡)。而龙滩工程则是红水河梯级开发的龙头骨干控制性工程。工程规划总装机容量630万千瓦,安装9台70万千瓦的水轮发电机组,年均发电量187亿千瓦时,是我国已投产发电的第二大水电工程。龙滩水电工程的建设,对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和“西电东送”战略,加速全国联网,在全国范围内实现能源优化配置,满足广西、广东地区电力增长的需要,减轻红水河下游及西江两岸的洪水威胁,促进广西和贵州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建设世界最高的碾压混凝土大坝、世界最大的地下厂房、世界最高的垂直提升机,不愧是一场水电人征服大自然的苦战。在龙滩9.2平方公里施工区,在左岸0.5平方公里山体内,建设者们勇攀高峰削岸坡,横扫千军;遁入山体挖隧洞,金戈铁马;横阻江河断激流,气吞万里。从119条总长约35公里的地下引水发电系统洞室群,到4公里长距离皮带运输机、混凝土拌和系统、塔带布料机……他们用睿智、顽强和气魄,创造了一项项世界第一、全国第一、创造了一串串闪光的奇迹。
工程有穷期,攀登无止境。龙滩自开工以来,一路凯歌高奏,突飞猛进。混凝土围堰矗立河床,地下厂房开挖胜利完工,龙滩大坝顺利崛起……一幅宏伟壮丽的画卷已展现在世人面前;2003年11月6日龙滩工程成功截流,气吞万里;2006年9月30日下闸蓄水,高峡出平湖;2007年5月至2008年12月一期工程7台机组全部提前一年投产发电,创造了我国大型水电工程建设速度最快的记录。
龙滩已经风风雨雨走过了几十年,几十年艰辛不寻常!几十年艰辛值得传唱赞颂!
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两院”院士潘家铮说:“龙滩工程将成为新世纪水电大开发的成功典范,让全世界从龙滩工程的建设中认识到我国水电大军的志气和毅力,看到水电事业的光明前景。”
让我们牢牢记住:龙滩、龙滩人、龙滩精神!
龙腾击水,波澜壮阔。龙滩,在谱写一曲流芳千古的世纪乐章!龙滩在中国西部、在华夏大地、在世界东方屹立起一座巍峨的水电丰碑!
天峨县概况(修改稿)
各位游客朋友:
大家好!
天峨县成立于1935年,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北部,红水河上游,东北与南丹交界,东南接东兰县,南连凤山,西南与百色乐业县相邻,西北与贵州省罗甸县隔河相望,是西南各省区出海的水陆交通要道之一。全县面积3192平方公里,相当于四个半新加坡的面积;总人口16.9万,居住着壮、汉、瑶、苗等14个民族,其中壮族就有8万多人,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壮乡。天峨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冬暖夏凉,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20℃,是一个非常适合于旅游的地方。
大家说说我们天峨的 “e”用哪个“e”(让游客互动)。对!很多人都认为我们是白天鹅的鹅,其实我们用的是“峨”。这两个字的选用有着一段精美传奇的故事。据《县志》记载,原天峨老县城在我们县一个叫向阳镇的地方新建政府大楼开挖地基时,一位农夫突然挖到一对刚造化好的天鹅酣睡醒来,金光夺目,光圈环绕,腾空飞起,一眨眼的功夫,天鹅和光圈一起消失在天际间……从此相传我们天峨就是白天鹅养息、飞升的地方,所以那时也有人用“白天鹅”的“天鹅”二字来直呼或书写县域名称。但后来人们发现响亮、美丽的名字跟当时的现状不相匹配,大山重重把我们与外面的世界隔绝起来,人们在山里看不到、听不见,整天就对着那一亩三分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外面的信息一概不知,犹如井底之蛙,老一辈们认定了这只天鹅被大山压住飞不起来。他们认清现状,回到现实,看着天峨这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大石山区感叹着“天哦,天哦”,无奈的感叹,确定还是以山命名符合实际,最后启用了“峨”。这就是天峨名称的由来。
在90年代未之前,人们对天峨总的印象是这样的:爬上龙皇坡,抬头望天峨;山高路又远,眼泪流成河;下了龙皇坡,两腿直哆嗦;只有嫁出女,讨不进老婆。当时还有这样典型的句子描写天峨:小小天峨县,三家米粉店,老婆骂老公,全城都听见。那个时候的“天峨”是落后、偏僻、贫困的代名词,那时候的人们对“峨”字的理解为穷山恶水,对大山有着一种抱怨、无可奈何的态度。随着时代的发展,西部大开发标志性工程——龙滩水电站的开工建设,天峨遇到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很多人踊进天峨,天峨加强对外联系,获取信息量大了,天峨人民的观念也彻底改变了。人们不再抱怨大山的险阻陡峭,而是感谢大山孕育了天峨人民沉着厚重、勇担重任、坚韧不拔、刚毅不屈的品质,树立了靠山吃山,爱山护山,依山建设靠水发展,要把青山变金山的理念。
尤其是这一届四家领导班子,抢抓机遇,创新思路,真抓实干,敢为人先,带领全县人民拼搏进取,获得一项项殊荣,创造了一个个奇迹。06、07年度天峨连续两年荣获“广西县域经济发展进步县”的荣誉称号,08年度我县再次荣获“广西科学发展十佳县”之首的殊荣, 同年还荣获“全国农村水利先进示范县”和 “三乡一园”的美誉等等,可以说天峨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生了质的飞跃。如今,天峨名声在外,只要有人问起我们用哪个“e”,我们都会自豪地说我在山旁边,山在我心里的 “山我”“峨”。
各位游客,下面让大家更深地了解天峨,你只要记住“三大三乡三园三基地”你就深深的记住了天峨。“三大”中的第一个“大”就是大电都,龙滩电站蓄水后,总装机容量630万千瓦,年均发电量突破156.7亿千瓦时,年均发电量所产生的经济效益接近40个亿,我县实现税收 5-8亿元;第二个“大”是指大林业,我县是名副其实的林业大县,全县可用成材林79万亩,杉木林24万亩,经济林38万亩,有五大林场,其中林朵林场被评为全国百强林场,并有21家外省林场企业到林朵林场挂职学习;第三个“大”是指移民大县,龙滩电站下闸蓄水以后淹没了我县很多乡镇和村寨,涉及到的移民人数为2.8万人,占我县总人口的七分之一。“三乡”中的第一个“乡”指的是中国山鸡之乡,目前我县六画山鸡年存栏羽为120-150万只,每只鸡的市场价为80-100元,鸡苗25元/只,仅此项特色产业实现生产总值为6000万元左右; 第二个“乡”指的是中国油桐之乡,我县种植油桐面积44万亩,年产桐子9000吨,出油率为50%左右,现市场价格每吨26000-28000元,此项产业实现生产总值近亿元;第三个“乡”指的是中国金花茶之乡,08年我县发现大量的珍贵的野生金花茶树,据统计有8万株之多分布在我县的库区峡谷。金花茶是一种古老的植物,成活率低,数量极少,是世界上稀有的珍贵物种,与银杉、桫椤等珍贵植物齐名誉为“植物活化石”,属国家一级保护植物,号称 “植物熊猫”、“茶族皇后”。“三园”即聚龙大峡谷国家森林公园、纳乐民俗风情园、龙滩珍稀植物园,是我县这届领导班子重点打造的景区景点。“三基地”即广西无公害水果生产基地、中国淡水养殖基地56万亩、万亩红豆杉基地。除此之外,我县还有十大景区:有“精、特、亮、美”形如双龙戏珠的峨城美景;有拥有三项世界之最的龙滩水电站;有号称“中国最秀美的河谷”的龙滩大峡谷国家森林公园;有世界跨度最大的天然石拱桥——仙人桥;有广西独一无二的燕子洞;有遍布“植物界大熊猫”——金花茶的双龙瀑布•金花茶园;有“天上之湖、天赐之湖”美誉的龙滩天湖;有万亩红豆杉的大山原始森林;有波光粼粼、清风徐徐的峨里湖度假村;还有壮民族始祖——蛙婆神的纳乐红水河民俗风情园,大这次旅行中就让我们深入景区,目睹她们的芳容,感受她们的魅力。我县的旅游接待设施也十分完备,现有四星级酒店一家,三星级酒店两家,二星一家,酒店床位2000张左右,全县旅游年接待能力达50万人次以上。旅游商品更是物产丰富,有六画山鸡、六画山鸡蛋、竹荪、红水河芝麻剑鱼、珍珠李、大山灵芝、布柳河山茶油、高山腊肉、老鹏山核桃等等。
总的来说,天峨“山俊拔、水秀丽、洞神奇、石精美、景如画”,物宝天华,人杰地灵,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民族风情多姿多彩,宛如一块磁石,吸引着国内外游客。相信你在天峨的游玩过程中一定心情愉快、受益匪浅,犹如文人墨客浏览天峨后写道:
几十年间总漫游,丈量四海不曾休。
千山万水都看罢,风景天峨第一流。
你是不是也有同样的感受呢?
天峨县在2008年就提出要加快生态旅游业发展,2009年又强调要加快旅游开发步伐,2010年要办好中国•广西红水河首届天龙文化旅游节,美化山青水秀的绿色生态城,做强特色种养业和生态旅游业。同时要求做到:独特不雷同、靓丽不走样、后续有发展。要打造以龙滩水电站为龙头,上承贵州黄果树瀑布、百色乐业天坑,中连东兰红色旅游、凤山国家溶洞地质公园、巴马寿乡之旅,下接南丹白裤瑶民族风情园、宜州刘三姐故乡甚至柳州、桂林、南宁、北海旅游胜地的旅游名城。
http://www.gxhcte.gov.cn/article.aspx?menuid=1354&tab=tab_News&tabid=31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