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背景:
近年来,伴随着苏州城市、经济迅速崛起,话剧艺术在科文中心的积极推动下,苏州百姓得以更多的了解与喜爱。在持续推动城市发展与形象塑造的2011年,在深入发展文化产业,将科文品牌做精做强的2011年,科文中心精心策划组织了“2011苏州首届国际话剧艺术节”。好的活动少不了朗朗上口的活动宣传语,为了打响话剧节的第一炮,发动更多的市民参与话剧节、了解话剧节,主办方在首届国际话剧艺术节大幕拉开之前,推出“我为剧狂——豪礼征集话剧节宣传语”的活动,集民众之智慧,为话剧艺术节的开幕提前预热。
活动主题:
我为剧狂——豪礼征集话剧节宣传语
活动时间:
2011年1月15日——2011年2月14日
参与方式:
自活动开始之日起,参与者可通过科文中心官网跟帖的形式,将精炼、经典、朗朗上口的话剧节宣传语上报活动主办方(每人限一条宣传语,字数不宜多,20字以内)。话剧节主办方将组织专人进行评定,于首届国际话剧艺术节新闻发布会上公布评选结果,并将获得大奖的宣传语采纳为官方宣传用语。
奖品设置:
一等奖:1名
话剧节任选四场话剧观演(或剧院消费卡2000元)
受邀参加话剧节新闻发布会、专家讲坛、艺术交流等系列活动,所报宣传语将作为苏州首届国际话剧艺术节官方宣传用语。(网站张贴照片并做宣传,作为活动评审团成员,附送正版话剧CD,回顾展进行宣传)
二等奖:2名
话剧节任选三场话剧观演(或剧院消费卡1000元,网站张贴照片并做宣传,回顾展进行宣传)
三等奖:3名
话剧节任选两场话剧观演(或剧院消费卡500元,网站张贴照片并做宣传,回顾展进行宣传)
优秀奖:10名
话剧节任选一场话剧观演(回顾展进行宣传)
2011苏州首届国际话剧艺术节介绍
艺术节背景
纵观中国舞台艺术近十年来的发展成就,尤以话剧艺术的市场化运作及都市话剧消费的兴起与热潮为甚。北京、上海两地在此方面集结了全国最优质的话剧艺术创作资源、演出资源、市场资源与观众基础。京沪两地发展至今每年各类话剧演出场次可高达3000场次,演出创作团体多达100家以上,并以民营团体为主,商业演出作品年制作能力达到300部以上,年接待观众近200万人次,演出及关联产业经济收益过百亿。更为重要的是话剧艺术的繁盛,既丰富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迎合了时代发展的文明进程,也是一座城市文化创新、形象提升的重要标志。
在有深厚文化底蕴的苏州,在有绚烂璀璨艺术成就的苏州,历来都与话剧艺术有着不解之缘。近年来,伴随着苏州城市、经济迅速崛起,话剧艺术在科文中心的积极推动下,苏州百姓得以更多的了解与喜爱。在持续推动城市发展与形象塑造的2011年,在深入发展文化产业,将科文品牌做精做强的2011年,科文中心精心策划组织了“2011苏州首届国际话剧艺术节”。
艺术节主题
苏州首届国际话剧艺术节主题(暂定):苏州,话剧艺术新舞台
主题表达:
1、国际话剧艺术节的市场运作,将苏州培育成为继北京、上海之后话剧艺术的繁盛之地;
2、国际话剧艺术节的品牌运作,将与其他城市话剧艺术推广形成差异,树立领先地位;
3、苏州不仅有话剧艺术热衷观众,还是话剧艺术的创作、交流平台,培育演艺产业经济。
艺术节意义
1、为提高人民群众的艺术欣赏水平,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要,促进文化艺术消费,繁荣艺术市场、促进经济发展,积极提高城市形象。
2、树立苏州科文中心大剧院全国争先的艺术品牌形象,创建继“金秋戏曲群英汇”、“新年音乐会”之后,又一独具亮点的年度品牌项目。
3、深入挖掘苏州文化艺术市场需求,培育观众,为顺利导入小剧场话剧项目奠定基础。
艺术节时间计划
2011年5月1日——6月12日(为期42天)
艺术节亮点
1、国际化——邀请国际知名艺术团体演出,组织国际话剧艺术专家交流活动,开展世界话剧艺术的成就展览及海外戏剧出版物的展销;
2、多样化——
1)内容——艺术节融合了正剧与喜剧,经典名家名著与现代时尚作品,既有传统也有先锋和商业;
2)地域——艺术节融合了英国、港台地区、国内京、沪、苏的精彩剧目;
3)阵容——艺术节邀请到了国家话剧院、孟京辉、田沁鑫、赖声川、林奕华这样的名团名导,陶虹、秦海璐、雷恪生等著名演员,也欢迎更多的新人新作登上我们的舞台;
4)形式——突破以往单一的舞台演出局限,举办名家讲座、主题展览、朗诵会、专家论坛、校园话剧交流、衍生品展销、海报设计大赛、小演员海选等丰富艺术节活动。
3、娱乐化——从节目选择上注重各个群体观众的欣赏需求,突出节目的娱乐性,从吸引、培育的角度组织艺术节的整体活动;
4、精品化——艺术节邀请节目均经过专家与市场的细致论证,确保高品质艺术节的举办;
5、本地化——组织本地学生话剧团体进行交流比赛,邀请扶植本地话剧团体的商业演出,将系列活动搬进学校、企业、社区,切实培育苏州本土话剧观众与演艺产业;
6、影响力——此次活动通过全方位大覆盖的宣传造势,以确保在华东区域形成一定的市场影响力,吸引各地的媒体关注与报道,组织各地的观众观演交流,组织区域内的同行考察合作,推动话剧艺术节的品牌形成。
http://www.subaonet.com/html/service/201119/1119112033253527457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