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征集 设计 征集热点 设计资源 文案学院 设计学院 文案资源 设计揭晓 文案揭晓
中国第一征集网!
首页 > 征集 > 精神征集> 8000元 有奖征集于都新形象表述语及旅游口号

8000元 有奖征集于都新形象表述语及旅游口号

   信息来源:于都   发布时间:2011-11-22   截止时间:2011-12-24

于都县是西汉古县,文化底蕴深厚是中央红军长征集结出发地,被誉为“地球上红飘带”的起点。准确定位于都对外整体形象,全面提升于都的知名度、美誉度,推进幸福于都建设,中共于都县委宣传部、于都县旅游局将面向县内外开展于都新形象征集活动,现将具体事项告示如下:

一、征集意义

开展于都新形象征集活动,是充分展示于都新风貌,树立城市新形象,创建文明城市,提升城市品位的现实需要,是筑牢全县人民为“推进科学发展建设幸福于都”共同奋斗的思想基础,掀起“经济繁荣、城乡秀美、生态宜居、社会和谐”幸福于都建设热潮的迫切要求。

征集内容

1.于都新形象表述用语。围绕于都“西汉古县、长征源头”主题,征集最能体现于都历史文化、红色文化、时代特征的于都新形象表述用语表述用语要求能充分展示于都人的精神风貌,既要传承历史,又要面向未来既要内涵丰富,又要新颖独到,既要准确简洁,又要利于宣传字数控制在16个字之内。

2.旅游口号。围绕“西汉古县、长征源头”主题,准确反映于都旅游特色、本质内涵和文化精髓。文字简洁精练,通俗明了(可分单、双句,总字数不超过16个字),音韵谐美,琅琅上口,具有强烈的震撼力和穿透力。

三、征集须知

1.宣传发动阶段(2011年11月19日-23日)。于都县《于都之声》报、于都手机报、于都电视台、于都县人民政府网、于都党务公开网、于都旅游网等媒体、网站要发布征集启事,公布投稿办法。各乡镇、工业园区、县直驻县各单位、各人民团体要把活动的具体内容传达到每一位干部职工,充分发挥人才优势,精心组织人员参与;县教育局要把征集启事传达到每一所学校,认真组织师生参与。

2.征集整理阶段(2011年11月24日-12月24日)。

(1)应征作品需填写《于都新形象征集活动报名表》,并在报名表上签署著作权确认书,连同应征作品一并提交。应征作品均按A4纸规格,需附创意说明、作品构思及意义,字数一般在500字以内。

(2)征集作品提交。采取邮寄和电子邮件同时报送的方式。一是邮寄纸质作品。“于都新形象”纸质作品寄于都县委宣传部办公室(收件人:杨小丽,邮编:342300,电话:6232736,信封左下角注明“于都新形象征集作品”字样);“旅游口号”纸质作品寄于都县旅游局办公室(邮编:342300,收件人:丁小兰,电话:6218781,信封左下角注明“旅游口号征集作品”字样)。二是报送电子邮件。“于都新形象”、“旅游口号”的电子作品分别发送到于都县委宣传部电子邮箱ydxwxcb@163.com,文件名请注明:“作者姓名+新形象征集”)和于都县旅游局电子邮箱(ydlyj_2001@163.com ,文件名请注明:“作者姓名+旅游口号”)。

(3)征集作品内容相同者以先投稿者为准(以投寄当地邮戳时间为先后次序,邮戳时间相同的以电子邮件收到时间为先后次序)。未按应征作品要求和投稿方式投稿的作品,不予参评。

、评选程序

1.专家评审阶段(2011年12月25日至12月31日)。征集截止后,于都县委宣传部和于都县旅游局邀请有关专家对所有应征作品进行初评,分别择优选出20件作品进行群众投票。

2.群众投票阶段(2012年1月1日至1月10日)。于都县政府网、于都旅游网等设立投票平台,投票情况作为入围作品的重要依据。

3.上报审定阶段(2012年1月11日至1月15日)。把专家评审意见、群众投票情况形成专题报告,报县委审定,最终确定“于都新形象”表述用语和“旅游口号”。

五、奖项设置

(1)于都新形象:设入围奖和入选奖。10件入围作品每件奖励500元;入选奖1件,奖励5000元;

(2)旅游口号:设入围奖10件,每件奖励500元,入选奖1件,奖励3000元。

如从几件作品中提炼的,奖金平摊。以上奖项如无符合要求作品,可空缺。奖金以人民币支付,个人所得税由获奖作者自负。

注意事项

1.所有应征作品须附作者姓名、通讯地址、联系电话等个人信息,征集作品概不退还,请自留底稿。

2.应征者必须保证所投作品为原创作品,且此前未以任何形式发表或制作过;必须保证无侵犯他人著作权的行为,凡涉及抄袭、借用、雷同等侵权行为的,均由应征者自行承担一切后果。

3.本次活动不收报名费,设计费、投稿邮票等费用均由投稿者自行承担。

4.主办单位有采纳入围作品部分元素的权利。

5.本次活动最终解释权归主办单位。作品一旦应征,即表示同意并遵守上述所有条款。

附:1、《于都县新形象征集活动报名表》;

2、于都县县情简介

 

 

 

 

                                          

于都县新形象征集活动报名表

应征作品编号(此项由活动组委会填写):

应征者姓名/名称

证件类型(请选择) □ 身份证   □ 护照   □ 军官证   □ 其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号码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及邮政编码

 

电话(包括城市区号)

 

传真(包括城市区号)

 

您是通过何种方式知道于都县新形象征集活动的?

□ 网络          □ 报纸                  □ 其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应征作品内含文件:

□作品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品的设计说明;

□ 应征作品创作者承诺书;

□ 其他文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创作者(请写明所有创作者的姓名或名称,并自行排序)

 

 

 

 

 

 

我承诺:我已阅读、理解并接受《于都县新形象征集活动的启事》,并保证所填事项属实。

签名:                                               

 

填表日期:

注意事项:

1、如果应征者不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须由应征者的监护人在签名栏附签;

2、如果应征者为机构,须由授权代表签署并盖机构公章。

 

于都县情简介

 

于都县是江西第四、赣州第一的人口大县,地处赣州东部,距赣州中心城区65公里,总面积2893平方公里,辖23个乡镇356个行政村,总人口100.4万,其中农业人口近80万。主要有四个特点:一是历史悠久,人文璀璨。于都县从西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建县,迄今有2212年历史,是江西最早建县的十八个县和赣南最早建县的三个县之一,现在赣州的宁都、安远、瑞金、会昌、寻乌、石城等县都是后来从于都划出去建县的,所以于都又有“六县之母”的称号。唐、宋、元、明、清历朝历代,这里诞生了书法家、教育家、文学家、理学名臣等一大批著名的历史人物。周敦颐、岳飞、文天祥等响当当的历史名人都与于都有不解之缘,并在于都留下了许多历史遗迹。这里还是著名的唢呐之乡,采茶戏享誉全国。二是物华天宝,山清水秀。于都矿产资源丰富,已探明的金属矿种多达25种,钨、铅锌、石灰石、稀土等储量丰富,被前苏联专家誉为“东方乌拉尔”。自然环境优美,森林覆盖率71.2%,梅江、贡江穿境而过,水力蕴藏量38.7万千瓦。三是天地造化,景点众多。这里是举世闻名的中央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集结出发地,这里有中央红军长征第一渡、毛泽东故居等众多红色旅游景点,是全国3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之一,是江西省主要红色旅游区;有集喀斯特地貌、原始森林和北国草原风光于一身的江南第二大天然草场屏山牧场名闻遐迩的千年古刹、丹山碧水的罗田岩森林公园;温馨宜人的公馆温泉;有客家人文荟萃、千年古村的寒信村。四是长征源头,红色故土。赣南第一支正规革命武装、第一块红色根据地、第一个县级苏维埃政权都诞生在于都,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在于都进行过革命斗争。当年,于都有6.8万人参加红军,1.7万人参加长征,有名有姓的革命烈士16336人,诞生了16位共和国将军。193410月,中央机关、中革军委和中央红军主力共8.6万人集结于都,开始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于都也从此以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地球上的红飘带”的起点而载入中国革命的史册并闻名中外。

http://www.yudu.gov.cn/tzgg/201111/t20111122_70180.htm

声明:
1、第一征集网所有征集信息均来自网络,征集信息仅供参考;建议投稿者在投稿之前主动联系征集活动主办方,以确定真实性和有效性,然后再参与!避免自己作品被盗用。
2、第一征集网不代表任何征集活动主办单位,所有投稿作品不得提交给本站,由此造成的任何损失或纠纷与本站无关。
3、第一征集网所有创作作品均为本站收集整理,仅供学习和研究。若有侵犯你的权利,请联系我们,本站将立即改正。若有任何不妥,请及时联系本站:Email:zzczlh@126.com
精神征集最新文章发布时间
精神征集即将截止截止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