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博罗县将博罗城市标识及罗浮山标识两套设计方案,放在县政府信息网(http://www.boluo.gov.cn/new/index.jsp)公告公示栏和惠州日报上公示,征询广大群众的意见建议。期间,网友们纷纷在网站论坛里建言献策,发表自己的看法。今日惠州网网友“雄鹰展翅”说:“博罗城市标识方案一感觉比较清新亮丽!”有网友则认为,方案一是不错,但略显单薄,如果能在图形设计上增加一些装饰线条,效果可能会更好。也有网友认为,博罗城市标识方案一和二都不好,图形缺乏内涵。
“我们综合采纳了9位网友的意见和建议,并再次邀请专家学者对标识进行评审。”据介绍,11月30日,由著名文化学者王鲁湘,以及惠州市和博罗县美学、哲学、艺术等领域6位专家学者组成评审组,参加了该县举行的城市标识及罗浮山标识专家评审会。6位专家分别从宗教文化、古文字学、设计原则、受众心理、传播特点,以及博罗的历史渊源等方面入手,从不同角度对各个标识候选方案进行点评。最终,综合全体专家和网友的意见建议,评审组对博罗和罗浮山标识,以及主题语达成一致意见。接下来,设计团队将根据评审专家提出的合理化建议,优化标识设计方案。
博罗城市标识设计
方案一

以草书的“心”字与罗浮山及东江的走势作为设计主体,表明博罗不仅有山水之胜,更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优势,这里是具有岭南文化特色的、原生态自然环境优良的安心之所、养心之地。整个标识造型流畅自然,意象深远,具浓郁的人文色彩。
方案二

以中文字“罗”字为设计基本元素——“罗”是包罗万象的寓意。
天空的霞光——这是博罗人对未来展望的设计思考。
“罗”上半部分“四”图形设计展示博罗——包罗山水的清秀、田园的质朴、城市的动感、博罗人的聪慧的城市。
“罗”下半部分“夕”螺旋图形设计展示博罗特有的历史文化及道教文化同时是对山水、田园、城市、人的吸纳和释放的诉求。
罗浮山标识设计
方案一

此形象标识以罗浮山为设计主体,下方曲线体现“东江”孕育形成文化与经济的地域特征,整体设计以祥云如意造型诠释博罗“人杰地灵”福地吉祥的绝佳风水形成,体现“龙抬头”风水乡镇。图案上方的朝阳象征光明希望,也蕴含了葛洪仙翁炼丹之意,凸显道教十大文化名山的精神地标——罗浮山的仙山意蕴,整体造型表现出“道教文化、山水相依、仙域福地、和谐吉祥”的自然氛围。
方案二

方案是对中文字“罗”进行符号化设计,选用最简单的单体符号的组合,形成动感、丰富的视觉组合。罗——包罗万象和收集精华的意思。
视觉组合完成“云、气”——诠释道教“虚无却无所不包”的视觉体验,漂浮的“云气”,同时是对罗浮山云雾环绕的景致描述。
用简约设计来完成对千年的道文化和罗浮山的诠释,是我们对传承的理解,传承不是复制,传承不是文化的叠加!
本组图片 博罗县新闻信息室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