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征集 设计 征集热点 设计资源 文案学院 设计学院 文案资源 设计揭晓 文案揭晓
中国第一征集网!
首页 > 设计揭晓 > 徽标揭晓 > 场馆园区> 广东省博物馆新馆馆徽有奖征集终评获奖揭晓-一等奖获得2万元

广东省博物馆新馆馆徽有奖征集终评获奖揭晓-一等奖获得2万元

   信息来源:广东省博物馆   发布时间:2009-01-07   截止时间:

随着广东省博物馆新馆馆徽征集大赛评委组长宣布大赛成绩,广东省博物馆新馆馆徽征集大赛活动圆满结束。大赛评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及优秀奖10名。

这次大赛自2008年11月11日起正式拉开帷幕,到12月11日截止,共收到来自国内外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有效作品2299份。赛程跟踪通过媒体发布、高校海报张贴、EDM宣传(电子邮件营销)三种形式同步推进,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关注。大赛专题页面浏览量达763665人次,作品页面的评论数达5340条。

大赛作品征集结束后,广东省博物馆先后组织专家对作品进行紧张而严密的海选和初选,从近2300幅作品中选出30幅入围作品进入终评。参加终评的九位来自省内外的知名专业设计师、艺术院校教授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进行认真负责的评议,经过三轮四次的投票,评出最终结果,并推荐四个使用方案。具体实际应用方案暂时未定,广东省博物馆将根据实际需要,在广泛征求专业人士意见的基础上,力求融合多种元素设计出具有浓郁地域特色且有广泛适用性的广东省博物馆新馆馆徽。

以下是终评获奖名单:

一等奖(1名):20000元

参赛序号:2055 作品名称:广东省博物馆标志 作者:刘锡江

设计说明:

LOGO由高度概括的"博"字为基本形,融合广东博物馆建筑特征,形意巧妙结合.统一。标识右下方独立红色部分形似一枚印章,从而整个LOGO感觉如同最具有代表性的中国古代书画作品,也具像传递出博物这一概念。

二等奖(2名): 5000元

参赛序号: 1357 作品名称:龙之宝盒 作者:黄建荣

设计说明:

标识以新馆俯瞰外观为原型,演化成龙、字母“G”、回纹等图案,将建筑物的外观特征与博物馆的深厚历史文化内涵有机融合。回纹图案体现中华传统文化与岭南文化生生不息,代代相承。

参赛序号:2002 作品名称:古韵 作者:曹伟

设计说明:

设计元素--------博物馆特色外观造型。博物馆独特的外观造型无疑是最个性的亮点,以此为元素塑造出特色的图案,很好的表达了博物馆的特性。

三等奖(3名):2000元

参赛序号:1679 作品名称:时光宝盒 作者:何浔郢

设计说明:

标志以新馆外墙特征为创意,将建筑语言与识别差异化的符号融合一体。借中国生活中,建筑之美的窗棂,以写实手法将建筑喻为收藏历史的宝盒。馆藏文物与资料,如同一扇扇可以让我们穿透时空认知历史、传承文明的窗户。新馆投资与馆藏文物的惊世价值,不仅是民族财富,二者的匹配也是国家繁荣富强的一种写照。左红色、右暗红色,结合造型结构的视觉表现,强化了标志在识别中的立体感。为馆徽与其它标志在识别上拉开了差异。

参赛序号:2358 作品名称:宝盒之印 作者:梁健俊

设计说明:

设计以英文缩写为宝盒的花纹互相辉映,形成中华广东博物馆之特色的之印(LOGO)设计以英文缩写为宝盒的花纹互相辉映,形成中华广东博物馆之特色的之印(LOGO)

参赛序号:2133 作品名称:时尚广博 作者:张月瑶

设计说明:

以博物馆的外形为基础,用抽象的图形表现一个时尚的全新的广东博物馆,在颜色的运用上采用棕黄色表现,南方特有的潮热气候。整个馆标看起来简洁大方,时尚美观。

优秀奖获奖名单(10名):500元

参赛序号:598 作品名称: 红色天窗 作者:李想

设计说明:

1把雷纹和省博的英文首字母G重组成抽象的红色天窗。2此天窗是省博建筑抽象化符号,来自最重要的视觉元素—红窗。体现出建筑与中庭的圈套关系,使人见徽知馆。3雷文是南方民族对雷的崇拜,符合省博文化特征。4红色代表中国传统文化也是此建筑的主体颜色,联想到广东文化和中国历史的关系。渐变的红色营造出三维立体感,使人充满对建筑内部空间的向往,表现出内部展品散发出的光彩,联想到历史文化沉甸和未来的光芒。

参赛序号:681 作品名称:笔触 作者:王滔

设计说明:

这是一抹由广博新馆的特色元素变化而成的毛笔笔触…… 广博新馆有两大特点:长条形的建筑外墙+外立面上的几何图形。本标志将这两个特征重新组合,构成一抹具有现代视觉美感又充满古朴韵味的毛笔笔触。将博物馆与毛笔笔触相结合的理念是内敛且博大的——博物馆是见证历史的窗口,毛笔笔触是中华文明的印记,这样的结合正代表着对历史的尊重和传承。这就是广东博物馆的新标志,在对中国历史文明的收藏和传播中画下的浓重一笔。

参赛序号:1654 作品名称:广博 作者:沈婷婷

设计说明:

1.作品命名“广博”,既代表广东博物馆,又代表博物馆综罗百代,包罗万象。 2.以建筑外观为设计元素。 3.红色部分为“广”,整个部分为 “博”,体现广东博物馆的名称。 4.整体为鼎形,局部类似格状陈列窗口,体现博物馆作为文物收藏特色;外形为方形又代表传统的印章形式,体现博物馆保管研究的特色和厚重的历史文化。标志基调为传统的暗红色与黑色,体现本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简洁大方、易于传播。

参赛序号:2064 作品名称:古韵新风 作者:岑利民

设计说明:

标志以广东省博物馆首写字母“G、M”和博古架为设计基础,共同构成博物馆建筑外观的异化形象,同时以古朴典雅亦不失现代风尚的表现形式,简明生动的突出了博物馆的地域位置和独特的建筑风格,以及鲜明的行业特色。 图形总体简洁流畅,庄重大方,充满了深沉浓郁的博古气息,洋溢着无限的精彩与开放,行业特色和标志属性鲜明。

参赛序号:1801 作品名称:继承者二 作者:张群波

设计说明:

此标取以“广东”拼音字母为主体设计,把“guangdong”字母融入到回纹风格中来表现“广博”新馆建筑的外观标志形象,此形象直接,明了,易于识别又即生动的描绘出新馆的特色性又具有时代感,简洁、大方、易于记忆的造形配以具有历史感的色彩,让此标在气质上体现出“广东省博物馆”“博”的特征与历史氛围,并且具有很强的视觉识别性,便于日后形象推广。

参赛序号:781 作品名称:简约的空间 作者:徐峰

设计说明:

以简约的色块表现手法体现广东博物馆新馆特征,外形与建筑造型相符;色块合理有序的排列寓意空间与展厅的关系,代表新馆内部布局特征,体现合理科学、高效经济的系统;标志简洁大方,艺术感强烈。

参赛序号:1950 作品名称: “粤”赏古今 作者:谢卫东

设计说明:

1、标志以“粤”为主视觉元素,建筑物外观特点结合中国传统纹样,既有传统寓意,又兼具时代感,赋予其独一无二的识别性 2、“粤”字左右部分交错一个单位,既保留了外形的神似,又避免了造型的呆板,同时内嵌GuangDong的首字母“GD” 3、造型的交错象征了博物馆作为现代建筑,承载古今的特点 4、它是具有收藏、展示功能的空间,它是广东省博物馆独特造型的提炼,它是让您穿越时空,品赏历史文化的载体。

参赛序号:2266 作品名称: G&M 作者:范朝勇

设计说明:

说明:标志将“广东博物馆”的英文缩写“GM”字母为主元素融合博物馆的建筑特色组合构成。整个造型简洁大方,宛如印章的造型章显民族的特色。内含的白色双引号寓意盛满珍宝的容器。

参赛序号:2012 作品名称:四方宝盒 作者:蔡益民

设计说明:

标志以广东省博物馆首写英文字母“G”为设计元素,四个G围绕成方形与建筑风格统一,同时融合了中国古代传统纹样,体现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 标志整体外形似方形宝盒,体现了博物馆盛载文物精品的功能,同时也似广东省博物馆的独特外形,个性鲜明,视觉冲击力强。

参赛序号:1280 作品名称:广东省博物馆馆徽 作者:詹朋伟

设计说明:

馆徽采用广东的首写字母“GD”设计而成,结合手、鼎、宝盒等元素!手托宝鼎,宝物与盒之心,整体是一个立体的宝鼎!透视感强!

请以上获奖作者于12月31日登入创意擂台下载并填写《广东省博物馆新馆馆徽征集大赛著作权转让协议书》于09年1月5号前寄送到广东省博物馆处,并登入Arting365创意擂台个人作品管理后台进入IBOX进行个人银行帐户信息填写及源文件上传。Arting365创意擂台部将在作品源文件及著作权转让协议书审核通过之后,七个工作日内办理完奖金发放。

《广东省博物馆新馆馆徽征集大赛著作权转让协议书》寄送地址:

广州市文明路215号广东省博物馆办公室 刘冬媚收

http://news.163.com/09/0106/16/4V05Q0MA0001125P.html

声明:
1、第一征集网所有征集信息均来自网络,征集信息仅供参考;建议投稿者在投稿之前主动联系征集活动主办方,以确定真实性和有效性,然后再参与!避免自己作品被盗用。
2、第一征集网不代表任何征集活动主办单位,所有投稿作品不得提交给本站,由此造成的任何损失或纠纷与本站无关。
3、第一征集网所有创作作品均为本站收集整理,仅供学习和研究。若有侵犯你的权利,请联系我们,本站将立即改正。若有任何不妥,请及时联系本站:Email:zzczlh@126.com
场馆园区最新文章发布时间
场馆园区即将截止截止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