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内容】
南京静海寺纪念馆馆标征集方案
征集开始时间: 2009/02/26 00:00
征集截止时间: 2009/03/31 00:00
设计要求:
古静海寺始建于明永乐年间,是明成祖朱棣为褒奖郑和下西洋的功绩而敕建,并赐额“静海”,取“四海平静,天下太平”之意。
1840年鸦片战争期间,英军兵临南京城下,胁迫清政府在静海寺内议定中英《南京条约》,中国近代史由此拉开帷幕。1987年在旧址上复建了一仿明建筑,被称为“古静海寺旧址”,辟为《南京条约》史料陈列馆。2005年为迎接郑和下西洋600周年,再度扩建,现在占地面积15000平方米。
静海寺的历史文化价值,就在于它是中国在海外执行睦邻友好政策获得空前成功的历史见证,并标志着郑和下西洋实施“和平外交”所作出的历史性贡献。另一方面,静海寺又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签订时的议约处所;从正反两方面都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良好教材。1997年,陈列馆被中宣部首批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静海寺纪念馆有郑和纪念堂、静海寺与《南京条约》、《南京条约》议约场景复原等主题展览,亦有三宿岩、天妃宫碑、警世钟等景点。
一、馆标征集规则
1.征集对象
国内外美术爱好者、大专院校及专业设计机构,均可参加本次征集活动。
2.征集内容、形式及要求
① 综合考虑南京静海寺纪念馆历史地位与定位,以及地域性和国际感,符合博物馆的特点及发展方向。
②有创意,构图新颖、简洁、醒目,端庄大方,具有较强的视觉感染力,达到见标识即知“静海寺纪念馆”的效果。
③直观美感与实际应用相结合,便于制作,适合在多种平面和空间环境中应用。
④参选作品应为新创作、未发表过的作品。
二、投稿事项
1、投稿人应提供书面稿件一式三份,其中彩色图案一份,黑白图案一份,黑白坐标图案一份。均按A4纸规格,注明标准比例和标准色,同时递交可在PC机上阅读的电子文件光盘。
2、设计图稿须有设计和创意的详细文字说明。
3、投稿人须完整保留原始草稿或原始文件,以便作品入围后调用。
4、投稿人须在提交作品时独立用一张A4纸详细注明姓名、联系电话、通讯地址、邮政编码、身份证号码等。以上这些身份说明不得在设计图稿中出现。
5、投稿截止时间:2009年2月26日——2009年3月31日。(以邮寄邮戳为准),应征作品寄送至:南京静海寺纪念馆陈列宣教部。
地址:南京市下关区建宁路288号
邮编:210011
电话: 025——588087037
传真:025-58800255
南京静海寺纪念馆邮箱 jinghaisi1405@yahoo.com.cn
三、奖项设置及评审规则
1、奖项设置:采用奖1名,奖励人民币3千元及荣誉证书;入围奖3名,各奖励人民币800元及荣誉证书;鼓励奖3名,各奖励人民币200元。
2、奖项评审:由主办单位代表和特邀相关专家组成评审团,各奖项由评审团评审后确定,其奖项可以从缺。
3、评审标准:主题呈现 35%,创意表现 35%,视觉美感 30%。
4、评审结果:于2009年5月初公布于南京静海寺纪念馆网站www.nj-jhs.com
四、特别声明:
1、被南京静海寺纪念馆选定的馆标设计作品,根据我国《著作权法》的有关规定和投稿人的承诺,其著作权全部归南京静海寺纪念馆所有。投稿人的承诺书为本活动不可分割之文件。(后附承诺书样本)
2、投稿人保证所投设计稿件没有侵犯他人著作权的行为,如侵犯了他人著作权由投稿人负责,南京静海寺纪念馆不承担任何责任。
3、投稿作品概不退还,请投稿人保留原始草稿或原始文件,以便作品入围后调用。
4、本活动最终解释权归南京静海寺纪念馆。凡投稿人均被视为认可南京静海寺纪念馆本声明内容。
南京静海寺纪念馆
2009年2月26日